get不到什么意思 我为什么get不到华晨宇?( 三 )

  
在李袁杰《离人愁》事件之中,华晨宇认定不要套路化 。这个是对的,因为李袁杰就是个缝合怪 。李袁杰的歌词、音乐立意、演唱方式、都不具备音乐审美 。  
在《明日之子》言谈毛不易时,华晨宇认定毛不易的音乐太过于套路化,没有艺术性 。这是有问题的 。毛不易是具有大众音乐审美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虽然有一些不够成熟,但他的竞争力在于歌词和市场定位上,  
这一点天赋华晨宇视而不见,反倒是纠结与作曲 。就作曲而言,毛不易的确欠缺,但是在音乐的具体编曲之中,毛不易不断学习,慢慢用到了更具有强烈情感的挂七和弦,而这一条路可以说是继承了周杰伦的商业成功道路 。而华晨宇无法做到以一个导师的角度,去正确的引导和给与建议,反倒是没有意识到李袁杰和毛不易的根本性差距 。  
和弦套路并不是洪水猛兽,他是一种工具,  
和弦走向只是一种工具,具有用的好与坏,但如果强制性拒绝 。就造成了,华晨宇都不够毛不易打的尴尬局面 。就音乐流传度而言,毛不易的确吊打华晨宇 。  
那华语歌手到底应不应该使用华晨宇口中的套路呢?看看周杰伦就知道 。  
看一看周杰伦是如何将华晨宇摒弃的套路和弦做到艺术化的 。  
刚好《离人愁》用的和弦套路是4536251,《青花瓷》也是用的这个、《我们不一样》也是:  
李袁杰-《离人愁》:F—G—Em—Am—Dm—G—C;  
周杰伦-《青花瓷》:Fmaj7—G7/F—Em7—Am—Dm7—G—Cadd2—C7;  
看出区别了么?为什么周杰伦的和弦,更细化,更具有音乐松紧感?  
原因在于周杰伦所使用的的和弦,七和弦极多,并非是烂大街的三和弦 。情感更为强烈、准确,音乐表达力更强 。《青花瓷》之中尤其是G7/F的转变,让氛围营造,具有艺术感 。在一个一个和弦之下,周杰伦将作曲能力,发挥到极致 。  
你不需要知道七和弦是什么意思,你只用去听一听《离人愁》、《青花瓷》、《我们不一样》三首歌,你就知道音乐深度具体体现在何处 。  
同一个和弦套路,为什么李袁杰写得烂,而周杰伦写的具有艺术性?问题在于和弦套路本身吗?并不在于,而是在于两人的音乐素养和创作能力 。  
那华晨宇能和周杰伦说,使用套路是不对的么?显然他没资格说 。  
这里展现的作曲差距在于:  
周杰伦知道如何将烂大街的东西进行艺术加工,做出自己的天赋音乐 。仅仅是几个和弦选择,就能让一首歌完成经典的转变 。  
华晨宇只是一味拒绝,不用套路化,拒绝套路化 。  
他却不知道,这些套路化在150年前,是人类流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进步 。  
流行音乐利用常用和弦套路,在数以万计的和弦家族之中,精细打磨找出属于自己的和弦情感 。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初学作曲的人都知道 。而华晨宇不知道 。  
所以,综上所言,你Get不到华晨宇可能是一件好事 。  
【get不到什么意思 我为什么get不到华晨宇?】听没听懂,点个赞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