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的后半生生活 陆小曼的晚年是如何度过的( 三 )

  
当一个人下定决心做某事,上天也会成全他 。  
1947年春,陆小曼住进了医院,和伤害了自己身体几十年的鸦片作斗争 。  
陆小曼在备受煎熬的坚持中,戒掉了鸦片,并写下了处女作《 皇家饭店》 。陆小曼还和王亦令合作,翻译了泰戈尔的诗歌集,两人编写了故事《 河伯娶妇》 。  
赵清阁惊喜于陆小曼的变化,她不断介绍朋友给陆小曼认识 。  
陆小曼的生活不再冷冷清清,除了和朋友聚会,她在绘画上不断精益求精 。  
解放后,在一次画展中,陆小曼的画吸引了上海市长陈毅的注意,当留意到画的作者就是已故诗人徐志摩的遗孀陆小曼时,陈毅十分关心陆小曼的近况,得知陆小曼也住在上海,且生活艰辛时,陈毅当即表示这样的才女应该得到照顾 。  
1956年,53岁的陆小曼在陈毅的关照下,有了第一份正式工作,她成了上海文史馆馆员,虽然薪水不多,但陆小曼很满足,用自己赚的钱,心里很踏实 。  
此时的陆小曼哪里有一点昔日名媛的模样,她不施脂粉,身穿素服,脚穿布鞋,活得随性自在 。  

陆小曼的后半生生活 陆小曼的晚年是如何度过的
  
文章插图  

  
以前的陆小曼整日纸醉金迷,却仍然不快乐,这份不快乐害苦了自己,也害苦了徐志摩 。  
陆小曼知道如果徐志摩看到自己的变化,一定会感到欣慰 。  
晚年的陆小曼,虽然疾病缠身,精神面貌却一直很好,脸上始终保持着微笑,人也长胖了一些 。  
1957年,韩湘眉从美国来华探亲期间,看望了陆小曼 。  
当她见到陆小曼时,大吃一惊:“你快胖得我认不出来了!精神还这么好,我真想不到啊 。”  
陆小曼笑道:“我现在过得很好,有工作,有收入,我已被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 。”  
1949年,1955年,陆小曼的作品两次入选全国美术展 。  
1958年,陆小曼加入上海市美术家协会 。  
1959年,陆小曼被评为“三八”红旗手,同时当上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积极参政 。  
她在不断追求进步 。  
陆小曼对友人说:“ 冥冥间,睡梦里,我仿佛看见,听见了志摩的认可” 说完后,她开心地笑了 。  
1964年,陆小曼的身体状况已经很差,她还是强打精神为成都杜甫草堂画了四幅山水条幅,以作“杜甫生平展览”之用 。  
画好后,她问闺蜜赵清阁:“你看我的画是不是比解放前进步些?”赵清阁说:“你画出了杜诗的朴实意境、神韵,你是杜甫的知音!”,  
陆小曼笑道:“你是我的知音”  
徐志摩活着时,总是希望小曼能和他一样醉心于文学艺术的世界,陆小曼却沉醉在奢华的生活不能自拔,徐志摩去世后,她终于活成了徐志摩想要的样子 。  
写文,翻译,画画,陆小曼是名副其实的才女,只是她把自己的才华搁置了太多年 。  
晚年的陆小曼告诉好友王映霞:“过去的一切好像做了一场噩梦,酸甜苦辣,样样味道都尝遍了 。”  
世事一场大梦 。  
早年的陆小曼,犹如生活在云端,出生便是赢家,家境富裕,长相甜美,上天给了她一切 。父母娇惯她,前夫王赓痴恋她,徐志摩宠爱她,谁都舍不得对她说一句重话,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陆小曼因此越发恃宠而骄 。  
陆小曼的任性在徐志摩去世后戛然而止,只是成长的代价太过沉重 。  
【陆小曼的后半生生活 陆小曼的晚年是如何度过的】人生若只如初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