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知乎 职场知乎有哪些道理是你工作以后才懂的?一定要看!( 三 )

  
高校就业辅导一再加强  
为何仍难解学生求职困惑  
抛开书本,毕业生能否在职场上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麦可思研究院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届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基本工作能力满足度为82%,相较于前两年有所上升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在逐步加强关于求职的教育和培训 。  
《清华大学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该校在2014~2015年共开展各类职业辅导活动100余场,覆盖9000人次,达到去年同期的两倍 。除此之外,还提供其他的个体职业咨询服务及微信在线辅导等 。  
尽管如此,高校毕业生在进入职场后仍旧面临脱节的问题 。  
自2015年12月开放至今,《我们办人事》网剧的同名微信公众号(jobclub123)后台共计接收了3万多条留言 。据统计,平均每天该公众号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求职者消息108条 。而其中97%的问题都指向职场困惑 。  
【职场知乎 职场知乎有哪些道理是你工作以后才懂的?一定要看!】提问的求职者中约有60%来自高校 。“根本不知道什么样的职业适合自己”“求问快速的求职技巧”“感觉自己找不到工作”“跨专业就业风险有多大”等成为这些年轻人提问的主题 。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易萌表示,因为大学专业的设置与社会需求有一定错位,部分毕业生需要跨专业就职,所学的知识一时难以转化便会脱节;而即使是专业完全对口,由于学校仍然着重知识教育而非技能教育,实用性有待加强,也会造成入职后难以跟上 。  
这一点在《北京大学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得到了印证 。据其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在对毕业生素质与综合能力重视程度里,相比于学习成绩和学历层次等,更加重视毕业生的个人能力、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等方面 。  
而《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也指出,毕业生的学习适应能力,以及团队协作、人际沟通、动手实践能力等也被看重 。  
“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非常大,新人需要时间来调整和适应 。”易萌指出,各大高校职业类培训辅导的加强是一个很好的信号,但要知行合一,就必须学以致用,光培训没实践,过一段时间就会遗忘 。她鼓励学生在学校期间应多寻求相应的实习机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