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字的由来 竹字是怎么来的

“竹”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下垂的竹叶,本义就竹子 。竹子是古代制作乐器的重要材料,故而“竹”可代指乐器,也是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还可代指竹简,如“罄竹难书” 。也作姓氏 。  

竹字的由来 竹字是怎么来的
  
文章插图  
“竹”的本义顾名思义,即竹子 。这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植物 。从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来看:“竹,冬生艸(草)也 。象形 。下垂者,箁箬也 。”“竹”是一种能熬过严冬的植物 。许慎认为“竹”的小篆体两边下垂的部分表示笋壳 。  
【竹字的由来 竹字是怎么来的】竹子在中国古代社会曾经发挥过很多作用 。在纸被发明之前,竹简是重要的书写工具之一 。成语“罄竹难书”中的“竹”即竹子、竹简 。还有箫笛一类乐器,也用竹制,故“竹”有乐器、音乐义 。竹子的外形高挑飘逸,内空外直,类同人的谦逊的品性,常常为古人颂扬,因此竹子常常同“君子”相提并论,于是就有了“梅兰竹菊”(四君子)、“竹林七贤”等说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