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在育儿中树立“假想敌”,对孩子有弊无利,家长注意别进“坑”( 二 )

  
当同学做的一切都有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必然会影响孩子们的人际交往。于是,当孩子认定了“假想敌”之后,  
总会有意无意流露出敌意。  
育儿|在育儿中树立“假想敌”,对孩子有弊无利,家长注意别进“坑”  
文章插图  
而这敌意也会被同学接收,形成恶性的循环。而且大多数家长所设立的比较对象,都会是与自己孩子亲近或者熟悉的人,  
更是严重破坏了孩子的交际。  
连最亲近的朋友都要提防,还有谁能成为知心好友?  
▼变得善于妒忌也不愿意与其他人进行分享  
当周围的一切都有可能是敌人后,孩子必定会没有安全感,甚至会极端地认为是不是同学抢走了父母的爱,是不是父母不要自己了?  
这种心理会让孩子害怕,这些抢走自己父母的人会不会抢走自己更多的东西?而后又  
会催发出妒忌心理,影响孩子的发展。  
育儿|在育儿中树立“假想敌”,对孩子有弊无利,家长注意别进“坑”  
文章插图  
也许在这种压力下,孩子会短暂地成长,但这种状况一定是弊大于利的,并且伤害孩子的身心。  
▼无法正视自己的行为,对自我判断过于盲目  
一次次的“打败”假想敌却不能换来父母的满足,  
似乎永远都有比自己好的存在,  
这无疑是对孩子的重大打击。  
努力却换不来成功,“也许我真的比不上别人”,  
自卑的心态就这样蔓延开来。  
封闭自己或者对抗家长,无论哪一种都会加剧冲突。  
当孩子的存在只是为了超越他人,那么他连自己最后的价值都失去了。  
育儿|在育儿中树立“假想敌”,对孩子有弊无利,家长注意别进“坑”  
文章插图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且闪耀的个体,不能仅凭自己的判断就为他们拉起“及格线”  
人生而不同,“别人家的孩子”的闪光有可能只是自己孩子的弱项,  
如果只能一味地看见自己孩子的缺点,  
那在孩子在家长眼中可能就不会再有优点出现了。  
《家有儿女》中当母亲斥责孩子多少课成绩不及格,只能排倒数时,父亲却能一眼看见孩子好的几门课程,  
并夸赞孩子沟通能力强,在班级中人缘好,  
这才是父母应该学习的榜样。  
懂得如何正面引导孩子,才是父母树立自己育儿经的前提  
有的家长把孩子送给老师就觉得自此无忧了,却不知老师只能教授知识。  
家长自己的行为准则才是交给孩子为人处世最好的老师,孩子会潜意识学习父母的行为,  
然后转化为自己的道理。  
育儿|在育儿中树立“假想敌”,对孩子有弊无利,家长注意别进“坑”  
文章插图  
还有的家长会通过奖励来让孩子进步,最后却不能完成自己的承诺,这种欺骗的行为是对孩子也是种伤害,他们可能会不再相信自己的父母和任何人,甚至走上欺骗的道路。  
此外,如今孩子所接收到的信息越来越多,即便是幼小的孩童也能浏览到远超自己理解的知识,这时家长如何去其糟粕,把正面的世界展现给孩子,才是让孩子顺利成长不走歪的关键。  
【 育儿|在育儿中树立“假想敌”,对孩子有弊无利,家长注意别进“坑”】总而言之,对孩子来说,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远超知识的教育,家长在望子成龙的过程中,不应该揠苗助长,反而让孩子失去了天性。大多数时候,引导远比教育更有用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