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 二 )

  
分析:想让自己孩子差你就天天唠叨埋怨吧,拿自己孩子与别家孩子做对比吧 。  
以下列举三个成功的案例  
案例1  
父母几乎是文盲,从事的职业是杀猪和卖猪肉,由于职业的原因,总是早起,孩子的起床凭闹钟,早饭完全靠自己买,学习完全靠自觉 。中午放学后孩子就到父母肉案那接受父母背书检查,英语科目对父母来说意味着天书,只要背诵不流畅那个切肉刀就会在肉案上啪啪作响;当然考试出类拔萃,就会把没有卖出的剩肉用来犒劳孩子 。家长对孩子的英语检查一直坚持到高中,结果这个孩子高考考进名牌大学 。  
分析:严厉但不打击,爱要把握温度,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  
案例2  
这是大山里的留守儿童,孩子从小学到高中父母没有回来几次,那时也没有微信,孩子跟着爷爷奶奶,作业靠自觉,生活从小就靠自理,成绩好坏没有人过问关心,亲戚对她也很冷漠,学校放假了,大半是呆在学校不回去 。后来这个孩子考上211,一路本科研究生,企业主管 。  
分析:这名孩子的成功就在于没有人过多关注,自然成长 。  
案例3  
这是一名资质一般的孩子的成长经历,小学初中成绩总是落于人后,家长顺其自然选择了技术学校学习模具设计,由于文化跟不上,草草毕业打工,干过多种行业,机械制造,汽车销售,汽车修理,建筑,回家搞养殖,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现在就业于某医疗器械销售部门,已经成为部门经理,月薪也是多少万 。  
分析:多历练就是最好的学习 。  
我们要承认人才的多样性,承认了人才的多样性就看到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方方面面的,我们对孩子教育不能只是盯着分数,而应该因材施教 。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远大于考试的分数 。  
孩子最喜欢的,又是孩子最愿意接受去学的!就是最好的!  
教育孩子没有刻板的模式,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  
从孩子出生,就有一句如雷贯耳的话:教育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其实这句话指的是早期教育很重要,而且这个教育只能是由父母用爱和陪伴来完成的 。这个好象是韦钰院士说的,也是我最近通过学习李玖瑾教授的课程中得到印证 。  
现在普遍争论的问题是,教育孩子是应试教育重要还是素质教育重要?其实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不是二元对立的 。当我们无法与教育体制作对时,当然你可以换一个教育体制,但即便这样,谁也不能脱离这个仍然具有丛林属性的现实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从以下几点来谈谈我认为最好的方法  
一)家长的责任  
我们要在现实生活中,挖掘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这二者底层相通的部分 。这时学生的深度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第一责任人是父母家庭,而非学校、培训机构;家长要乐于做“园丁型”父母,爱孩子,给孩子提供阳光、雨露,让孩子长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  
二)发掘孩子的天赋  
其中我们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发掘孩子的天赋,天赋中最重要的一种是“冲动”与追根寻源的“好奇心”,把注意力从孩子身上转移到环境身上,创造一个丰富的、变化的、多样的、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在这种环境中很多奇迹都可以发生!  
三)扬长避短,不是取长补短噢!  
我举例儿子,他的文科特别好,尤其英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但他的理科却很差 。这件事从他上学开始,一直困扰着我,就是总也找不出能让他提高 数 理 化 分数的方法 。家教也请了,包括上大课的,也包括一对一的都给他请了 。上大课,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用的 。一对一也收效甚微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