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小学 如何让自己的语文背诵能力提高?( 二 )

  
在朗朗的书声中,课文的优美境界、象征意义、传神描绘,常能得到充分酣畅的体现 。读,不仅是基本功,是理解文章内容的途径,而且是训练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活动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熟读和背诵的时间,让学生扎扎实实地读熟课文,把握课文实质,将文中的语句化为己有 。例如我们在教《东方之珠》这一课时,从以下三方面指导学生背诵:(1)背诵与看图相结合 。要求学生在背诵课文时,仔细看图,使学生感受画面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2)背诵与悟意相结合 。《东方之珠》这篇文章文字优美,蕴含丰富 。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思想和内容,了解香港三处景点的不同特点,重视培养学生凭借语言文字进行再造想象的能力 。使学生领会其中的意义 。2.指导背诵优美文段 。我们可以结合教材,指导学生熟读背诵一些美文片段 。如学习了《东方明珠》《小露珠》等文后,我们让学生自由诵读,有选择地背诵其中片段,有的甚至进行默写 。学生背诵了一定数量的课文,积累了大量语言材料之后,就会从中领悟出一些规律,产生认识上的飞跃 。所背诵的东西一旦烂熟于心,则其词语、韵律、等都会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素养,使他们的语言能力大幅度提高 。3.时间 。学生的积累是需要时间的,教师要舍得将教学时间、作业时间交给学生自由支配 。每日的早读无疑是背诵名篇佳作的最佳时机,教师应组织好学生的早读,放手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背诵 。可以读出声音、可以与其他学生一起背诵、可以边走边背……每日的课堂作业、家庭作业也应辟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去读书课文 。学生在学习积累一定的片断后,要创造条件给学生展示的机会 。如定期开展一些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上台表演,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4.练读,训练语感。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培养语感 。一般有同桌齐读、小组齐读、自己默读、边做动作边读、边读边背等,形式多样,可灵活运用 。比如在练读《掌声》时,学生不时给同学或自己鼓掌,场面热烈,读书的激情很高 。直观性和趣味性调动了学生背诵课文的情趣,在欢笑声中,即使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很快背了上来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练读时,老师也要积极参与 。学生读,老师也读,而且最好是边走边读,以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 。学生同桌之间比赛,看谁读得准确、流利 。5.试背,强迫记忆。老师大声背诵,学生随着老师无声或小声地尝试背诵 。老师背诵时一定要放慢速度,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易出错的地方还要加以强调 。哪个地方学生没跟上,就要求学生在书上作标记,背完后动手写一写 。试背能引导学生集中精力去背、去想,避免了嘴在动、心已飞的现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试背的遍数要随背诵篇目的难易程度而定 。6.抽背,以点带面。让背诵速度较快的同学起来背诵,这样既了解了学生的背诵情况,又激起了其他同学的背诵欲望和竞争意识,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抽背过程中,老师示范背诵,并接受学生的评判,能赢得学生的喝彩和尊敬,学生会以你为榜样,背诵劲头更足 。7.通背,及时检查。按学生背诵的先后顺序排列名次,按背诵的准确程度为学生打分,对自己的分数不满意的同学可以重新背 。先背上来的同学可以当“小老师”,检查其他同学 。我们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的方法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实验,效果比较好 。一是大大调动了学生背诵课文的积极性,一改过去拖拖拉拉的现象,出现了争先恐后的局面 。二是它顺应了小学生机械记忆力强、善于背诵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眼、口、心、脑等各种器官积极参与记忆活动,大大加快了记忆速度 。另外,教师自始至终积极参与,师生互动,既联络了师生感情,又促进了教学,一举两得 。但本学期时间比较紧张,有一些工作做得还不到位,所以下学期我们在继续做好这个教研主题的基础上,还要要求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外阅读,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虽然各班给学生推荐了一些书目,如《窗边的小豆豆》《夏洛的网》等,但远远不够,交流等活动也较少)四、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 。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少”字我认为有以下含义:一是读的少,二是记的少 。如果让学生多读点书,多积累一些,天长日久,待到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左右逢源 。研究表明,只有“博览”才能给人的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使大脑中原已经形成的联系系统更为完整严密 。那么,下学期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备足资源,创设条件 。鲁迅曾说“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倘若叮在一处,所得的就非常有限了 。”因此,我们将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和班级图书角这两块主阵地,选择适合儿童阅读的各种书籍,如寓言、童话、诗歌、科普小说,以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需求 。为了保持书源的鲜活,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我们打算组织学生开展献书活动 。采用“献——订——剪”的方法,尽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读物 。2、指导摘录,明确方向 。人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所以,指导学生从阅读的文章里摘录精彩语句、文段是积累知识的一种好方法 。因此,我们会要求学生准备摘录本,要求把自己认为好的、对自己有用的词句摘抄下来 。教师适时进行摘抄指导,杜绝学生流于形式、盲目地抄,只重视了“量”而忽视了“质” 。为了使学生摘抄有方向,也可开设几节“好词佳句”赏析课,指导学生对摘录内容进行理解、品析、比较 。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达到理解、能够运用 。3、展示成果,诱发兴趣 。学生年龄小,意志不强,所以教师在指导阅读积累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的表现欲非常强,在通过阅读——摘录——评析之后,很多学生都愿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我们应充分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利用活动课,通过各种形式的竞争或游戏,使学生始终处于盎然的兴趣中 。这样,学生不仅交流了积累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这项活动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最后我化用陶行知老先生的一句话,他的原话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目的,属于德的范畴;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千教万教,教孩子弄懂;千学万学,让孩子会学 。弄懂是目的,会学是方法 。这应该属于智的范畴 。我们教研组将会团结一致,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