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恐龙图片 恐龙的风水( 四 )


这在河北的恐龙足迹中也有表现 。如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柳永清等人在尚义发现的恐龙足迹,造迹者就分别属于蜥脚类和兽脚类恐龙 。
其中,兽脚类足迹70余个, 排列成数行;蜥脚类足迹15个,只有1行,均由西向东行进 。兽脚类一般为肉食性恐龙,而蜥脚类则多是体型庞大的植食性恐龙 。专业人士推断,这有可能是多只食肉恐龙追踪一只植食性恐龙过程中留下的痕迹 。
恐龙足迹化石,同恐龙骨骼化石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不仅能借以确认恐龙的种属,还能呈现恐龙留下足迹时的场景 。研究者甚至总结出了可以计算恐龙运动速度的公式 。
而在我省,专家研究发现,在尚义、赤城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中,蜥脚类的恐龙可能正在游泳 。
“单从恐龙的化石上无法分辨恐龙是否会游泳,而足迹则可以作为分辨的依据 。”邢立达介绍,在赤城的考察中,他们意外发现了一批只有趾痕,没有脚后跟的足迹 。
这些足迹属于窄足龙足迹 。根据足迹形态,他们推测认为,足迹的造迹者下水后,先在湖底留下爪子的刮痕,随着湖泊深度的增加,它们脚部所能接触到的水底越来越少,力度逐渐变弱,3个趾头印记也不能完整留存 。邢立达说:“这正是恐龙戏水的铁证 。”
而柳永清等人对尚义恐龙足迹的研究,则突破了此前的认知 。此前的研究多认为,土城子组(后城组)沉积期古地理环境十分恶劣,燕辽生物群几近“消亡”,热河生物群也尚处萌生早期,因此,陆生动植物群落非常“匮乏”,古生态环境极为“脆弱” 。
相反,尚义恐龙足迹的发现以及其他更多证据显示,在晚侏罗纪—早白垩纪早期,华北北部干旱炎热的古地理和古气候环境背景下,仍生存着庞大的恐龙动物群 。
■相关
寻足迹 看骨骼

可爱恐龙图片 恐龙的风水

文章插图
2014年丰宁发现大型恐龙化石时的场景 。焦春江摄
今年9月4日,丰宁开始对发现于该县四岔口乡芥菜沟的一具恐龙化石进行抢救性发掘 。这具化石发现于2017年10月,出现于1.3亿年前地层中,根据其腿骨化石估算,应属于大中型恐龙化石 。
“这具恐龙化石虽然未定种属,但它的发现,很有可能会给整个学术界带来震动 。”9月29日,丰宁化石协会会长刘泊洲介绍,国内多位从事古生物研究的顶级专家都曾前来考察,而他们一看到这具化石,几乎全都“眼放蓝光” 。
他从专家处得到的初步信息是,这具恐龙的发现可能会填补相关地质年代的空白,同时恐龙骨骼的排列,也显示出了疑似新属种的特征 。
目前发掘工作正在进行中,按照计划,发掘时间需要16个月 。其后,还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修复、研究工作,有关信息的确认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但这具恐龙化石的发现,对河北这个很少出土恐龙化石的省份已经颇具意义 。
刘泊洲介绍,在四岔口,实际上已经陆续发现了四具恐龙化石 。其中,2014年发掘出来的那具目前被收藏在承德地质博物馆,尚未展开修复和研究 。而今年新发现的两具,尚未展开相关工作 。他说:“我们期待着获得自然资源部批准发掘的这具化石,相关研究能尽快取得进展 。”
我国是恐龙化石大国,现已发现200种左右,约占世界的四分之一 。而在河北,恐龙化石的发现和研究,此前只有学术界的零星报道 。如在滦平县大店子东沟曾发现恐龙化石,专家初步认定属鹦鹉嘴龙未定种 。而在丰宁,凤山盆地曾发现有恐龙肋骨片,森吉图盆地的西土窑也见有驰龙未定种 。
20世纪80年代初,专家在张家口万全县(今万全区)洗马林发现的那批恐龙化石,是较早见诸报道的 。据发现者之一、河北地质大学退休教授庞其清介绍,该批化石发现于原划下白垩统土井子组第二段的灰绿色、紫灰色砂砾岩和粉砂质泥岩中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