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命”真人秀引发热议 狂飙突进的综艺该刹车了( 三 )
在周逵看来 , 高以翔事件之所以发生 , 除了偶发性概率之外 , 还有以下因素:
真人秀节目目前的竞争性很强 。 “一个顶级的真人秀节目往往会投入大量的资源 , 而同时带来的市场竞争就会非常强烈 。 真人秀节目为了吸引受众 , 就会相应提升其挑战性 , 而且这种挑战是真挑战、真竞赛 , 花拳绣腿观众不会爱看 , 观众想看的是真实的反应 。 因此 , 这就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 ”周逵说 , 现在节目往往会追求跨界 , 比如 , 这次浙江卫视的节目将高强度的专项体育运动与作为非专业运动员的明星结合起来 , 这种模式就会带来一定的危险 。
近几年 , 大型户外节目式微 , 节目组为了抓住观众绞尽脑汁 。 曾接触过此类竞技类综艺节目策划环节的张鲁说 , 综艺节目制作遵循的规律变了 , 制作人和导演会通过数据来揣摩受众喜好 , “比如 , 这一段虐心了 , 他们会发现数据很高 , 所以下次做节目的时候会觉得这样的环节要多加 , 因为在这个环节收视率、点击量马上涨起来了” 。
导演提前测试游戏
节目执行缺乏标准
随着户外竞技游戏花样百出 , 跳伞、速降等高难度游戏屡见不鲜 。 一些节目在介绍中也会强调“拼搏精神”“励志竞技”“突破自我极限” 。 然而 , “突破自我”有那么轻松吗?从制作单位到明星团队 , 真的清楚“极限”在哪里吗?
《花样姐姐》《花样爷爷》等节目的导演李文妤曾对媒体说 , 面对不能确保人身安全的项目 , 导演组会提前安排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导演进行“人肉测试” , “多次测试下来我们才能对这个设施有大致判断 , 例如适不适合嘉宾做 , 或者是否要降低强度 。 如果不适合 , 我们会直接放弃” 。
但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 , 大型户外节目受伤已经是节目组的常态 。 作为测试者 , 张鲁曾在测试一个把人吊起来的道具时 , 虽然下面铺了稻草 , 但自上而下被扔下来的那一刻 , 他的脚还是被扭到了 。 同组的一位女导演也闪了腰 。 入行这么多年 , 张鲁对同事因加班进医院已经习以为常 。
曾从事安全管理相关工作的Carol向“娱乐资本论”透露:“像录真人秀时 , 一些过于激烈的运动或是设计的桥段可能都会有不安全的情况发生 , 很多时候虽然节目组说我们这边安保已经很好、有一定的保护措施 , 但其实你去仔细确认的时候发现很多设施都是不完善的 。 ”
Carol曾在一场爆破戏前去检查现场灭火器材 , 发现器材已经过了质检期 。 还有一些剧组的脚手架也不符合规范 , 但这些通常只有熟悉安保工作的人才能看出来 。
不过 , 根据“娱乐资本论”中对一些综艺节目导演的采访 , 有业内人士也表示 , 一般这类节目在最开始为了达到最强烈的感官刺激 , 会在初期设置成极限值 , 然后节目组的人去挑战 , 再从极限一点一点往下降 , 降到艺人可以承受的难度 , “基本上导演组测试完极限状态 , 在录制过程中肯定会降低很多难度 。 ”所以事实是 , 在艺人受伤之前已经有不少节目组的工作人员替他们受了伤 。 执行团队里有专门负责的游戏执行和艺人导演 , 需要对整个游戏环节在极端条件和非极端条件下进行完整的测试 , 还要对整体游戏过程中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和预判 。
虽然大多数节目从制作角度都要优先考虑艺人安全 , 包括节目设置等环节 , 但这其中可以执行到什么程度 , 也有业内人士透露 , 是和从业者的素质以及节目准备时间等因素有关 。 更为关键的是 , 不少受访的业内人士均表示 , 整个行业对此并没有一个特别严格的标准 。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现场的救援措施 。 11月30日 , 央视《新闻周刊》节目在“人物回顾”中报道了高以翔猝死离世一事 , 而这则报道的题目为“高以翔:生命的警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