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正本下落之谜
历史文献中曾记载过的《永乐大典》正副本曾收藏在哪里?因为长期在历史中杳无音讯,世人对永乐正本的下落出现了诸多猜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
首先是“陪葬嘉靖帝”,由于副本录入完毕的时间与嘉靖帝下葬的日期相隔不远,所以有当代学者推测,正本可能被陪葬于嘉靖帝之永陵 。理由是,嘉靖皇帝沉湎于炼丹术,生前视《永乐大典》为至宝,死后随葬可能是早已做好的安排 。其次,嘉靖皇帝下令重录副本时,嘉靖最器重的文官徐阶向他奏明,重录只能“对本抄写”,工程浩大,不可能很快完成 。而嘉靖则强调“重录”是为“两处收藏”“以备不虞”,必须加紧完成 。四年后,嘉靖驾崩,三个月后下葬,葬礼刚刚完毕,隆庆帝就宣布《永乐大典》已抄成,并重赏抄录的众臣 。也就是从此时起,正本便神秘地失踪了 。到目前为止,此说尚未于明清史料中发现任何文字证据 。
第二种说法是,明代万历二十五年六月,紫禁城三大殿被焚毁,《永乐大典》正本也被认为在这个时候葬身火海 。
第三种说法是,《永乐大典》正本藏在现在故宫隔壁的皇史宬 。皇史宬是皇家档案库,城墙很厚,东西3.45米,南北墙厚6.17米,这种厚度的墙壁异乎寻常,甚至占建筑面积的64%,因而有人推测其中另有夹墙,存有《永乐大典》正本 。不过,《永乐大典》副本在录成后就入藏皇史宬,而正本同样被放置在皇史宬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且到现在,也完全没有在这里发现《永乐大典》正本 。
目前,第四种说法被采用较多,即1644年李自成于山海关败归,撤出北京时烧毁皇宫,仅武英殿幸存,如果《永乐大典》正本当时尚在皇宫之中,应已经付之焦土 。钱谦益《牧斋有学集五十卷》中采用这种观点 。
上述就是关于永乐正本的猜测,而《永乐大典》副本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散逸的?
根据清代康熙年间的文献记载,《永乐大典》副本早在明清鼎革之际就开始佚失,清代雍正年间被移到翰林院敬一亭后,被官员们监守自盗,少数毁于战火,或被劫掠,至宣统元年,翰林院的《永乐大典》仅存64册 。目前所搜集和能看到的《永乐大典》都是副本体系中的 。原基本完整的11095册嘉靖副本,截至目前仅有400余册、800余卷及部分零叶存世,总数不及原书的4% 。国家图书馆共收藏《永乐大典》224册(其中62册现暂存于台湾地区),是《永乐大典》海内外最大藏家 。

文章插图
展览现场 。易海菲 摄
【永乐大典风水篇 永乐大典风水真钞补述】《永乐大典》规模之大、版式之美、纸张之良、书写之秀
从规模上来说,《永乐大典》汇集了上至先秦、下讫明永乐年间的图书七八千种,其《凡例》有云:“是书之作,上自古初,下及近代,经史子集,与凡道释、医卜、杂家之书,靡不收采……凡天文、地理、人伦、国统、道德、政治、制度、名物,以至奇闻异见、谀词轶事,悉皆随字收载 。”可见其搜辑资料之宏富 。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所纳典籍基本保持了书籍的原始内容,极具版本价值,且多后世佚文秘典 。“找到《永乐大典》,就能跨越漫长的历史直接与宋元时代实现对话 。”
从版式上来看,《永乐大典》开本宏大,单册高50.3厘米、宽30厘米,大多二卷一册 。四周双边,大红口、红鱼尾、朱丝栏,皆系手绘 。《永乐大典》采用”包背装“,书衣用多层宣纸硬裱,外用黄绢连脑包过,格外庄重 。装裱后在书皮左上方贴长条黄绢镶蓝边书签,题“永乐大典×××卷”,右上方贴一小方块黄绢边签,题书目及本册次等 。
- 太极图风水图片大全 太极图作用 风水
- 风水学怎样催财 最灵验的催财风水秘法
- 卧室摆放什么物品风水好
- 冰箱摆放在客厅会影响客厅的风水吗
- 数字能量风水学手机号 老梁讲手机号数字风水
- 杨公风水学入门教程 杨公风水教材
- 招财进宝怎么摆放 招财进宝风水指点迷津
- 小区西边有河风水好吗 楼房西边户风水
- 风水学上客厅放几盆花 风水上只有下水
- 广西桂平碧滩风水留题地 桂林市风水留记地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