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西安科研院所、高校众多 , 可提供大量优质人才 , 产业基础扎实 , 涉及领域广 , 并随着近年来诸多知名研发中心落户 , 西安及航天基地可成为科技类企业布局研发的优质选择 。 ”全球性知名咨询机构世邦魏理仕相关负责人表示 。
“‘链长制’无疑是新形势下帮助产业链发展的创新之举 。 ”航天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 , “链长制”可以从宏观的角度观察分析单个产业全链条的优劣势、相关企业的发展需求 , 还可以以此为基础 , 政策精准地服务到关键点 。
文章图片
今年以来 , 航天基地全面打造13条产业链 , 实施“链长”走出去工作计划 , 不仅与众多当地企业建立联系 , 商谈后续合作;也通过与企业、协会的交流 , 学习其他地区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成功经验与优秀做法 。
文章图片
作为“秦创原”建设中重要一部分的“秦创原科技创新示范带” , 未来航天基地依托强大的科技实力 , 龙头企业引领 , 将持续释放动能 , 吸引更多智能终端企业及各类研发企业聚集航天 , 发展共赢 。
“两链”融合
描绘创新驱动发展新蓝图
近日 , 航天基地辖区企业西安航天基地丝路慧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西安四维图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功入选“陕西省第八批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
文章图片
这背后 , 是航天基地聚集创新要素 , 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生动实践 。
今年以来 , 航天基地紧盯“秦创原”建设重大战略机遇 , 结合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软件及信息服务重点产业优势 , 推动产学研结合 ,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 , 搭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桥梁纽带 , 推进“两链”深度融合 。
文章图片
围绕“科技空间 , 孵化服务 , 孵化成果”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 , 发挥科技、人才、金融互乘放大效应 。 目前 , 航天基地新增1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2家市级众创空间;新增8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认定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家、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家 , 举办产学研金活动11场 , 参与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项目30个;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330家;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48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300家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2.63% 。
文章图片
作为成果转化平台的“当家人” , 航天基地一方面对接高校科研团队为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和工艺难题 , 与企业合作研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及产业化项目;另一方面也将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化以及产业发展等角度对辖区内企业提供更加全面、完善的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等服务 , 充分发挥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引领作用 。
文章图片
【创新赋能,未来已来!航天基地全力推进秦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一直以来 , 航天基地紧紧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 , 以开放思维推动创新 , 搭建科创平台 , 培育新兴业态 , 构建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 科创种子纷纷破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