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效应:你给孩子怎样的“暗示”,就会塑造怎样的孩子( 二 )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 身为家长的我们不可以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缺点跟别人孩子的优点进行比较 , 进行消极暗示 , 这样子会让孩子变得不自信 , 对自己进行否定 , 最后慢慢的变得自卑 。   
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变化 ,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表演一个好的引路人 。   
父母的运用何种暗示 , 就会塑造出怎样的孩子  
积极暗示——造就活泼开朗、自信阳光的孩子  
"宝宝 , 你真棒!"  
"孩子 , 你可以做的更好 。 "  
……  
善于发现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点滴进步;并不要吝啬你的赞扬 , 多多的鼓励孩子 , 暗示孩子:他很棒!但是不要骄傲 , 如果继续努力会取得更加好的成绩 。 身为家长的我们也要和孩子一起成长、进步 , 这样子有利于孩子形成开朗、自信的性格 。   
消极暗示——造就孤僻自卑、胆小懦弱的孩子  
"这孩子太懒惰了!"  
"你为什么这么笨?"  
……  
每当你看不惯孩子的某种行为和表现时 , 你是不是也一样数落过孩子的不是?其实 , 反复地强调或是责骂 , 不但改变不了孩子任何问题 , 反而可能强化了你对孩子的负面暗示 , 告诉孩子:你就是懒惰又笨的人 。 如果每次孩子做错了事情或者不听话时 , 家长总是这样子一味地责备孩子 , 不是跟他耐心的讲道理 , 可能会让孩子真的形成孤僻、自卑等性格 。   
在现实生活中 , 塑造一个自信阳光的孩子 , 积极暗示必不可少 , 善于利用积极暗示 。   
暗示效应:你给孩子怎样的“暗示”,就会塑造怎样的孩子  
文章图片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结合实际 , 善于利用积极暗示  
语言暗示  
俗话说"好言一语三冬暖 , 恶语伤人六月寒 。 "语言暗示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 当发现孩子的行为不妥当 , 家长可以采用委婉的语言来暗示孩子进行改正 。 比如:吃饭之前孩子不习惯洗手 , 家长可以说 , 吃饭之前洗手的孩子都比较健康 。 总之 , 语言的暗示比和孩子讲大道理更加有效 。   
行为榜样暗示  
在家庭里 , 家长是孩子的主要依靠 , 孩子对父母的行为也会进行一定程度的模仿 。 所以家长要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的一些不正确的行为习惯 , 家长要加以引导 。 比如孩子走路经常驼背 , 那么爸爸妈妈在日常走路时就要注意挺起腰板、昂首挺胸 。 当家长们不断的示范、暗示作用于孩子身上时 , 孩子也就会不断往正确的方式上靠拢 。   
暗示效应:你给孩子怎样的“暗示”,就会塑造怎样的孩子  
文章图片  
表情暗示  
表情暗示是指通过一些表情去传达给孩子信息 , 比如最基础的微笑、点头就是给予孩子肯定与鼓励 。 当孩子做了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情时 , 家长就可以给予孩子一个肯定的微笑;或者但孩子很努力但是还没完成事情时 , 也可以通过微笑的表情去给予孩子动力和信心 。   
总之 , 身为家长的你不要轻易地给孩子打上任何"标签" , 因为孩子一般都是会向爸爸妈妈给的"标签"靠拢 。 身为家长要明白你对孩子进行了怎么的暗示就会塑造出怎么样的孩子 。 同时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 , 多多赞扬孩子 , 给他积极的"暗示" , 他也许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   
暗示效应:你给孩子怎样的“暗示”,就会塑造怎样的孩子  
文章图片  
我是奶嘴妈妈育婴师 , 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 , 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 , 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 , 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 , 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