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news观察:低调王者,九龙坡区是怎样练成的?( 二 )
明末清初时的“湖广填四川” , 抗战时期的内迁移民 , 以及三线建设时期的内迁移民 。
大量的迁入人口 , 让重庆是一个文化包容、民风豁达的城市 。
湖广填四川 , 图片源自网络
而在以九龙坡为代表的工业产业结构驱使下 , 让重庆一度是以工薪阶层为基底的社会氛围 。
所以 , 与其说重庆人洒脱 , 不如说重庆本就是一个巨大的江湖 。
而九龙坡 , 就像是这个巨大江湖文化的一个极其代表性的缩影 。
图片源自网络
02
重庆老牌富人区 , 九龙坡区的光荣之路
1939年 , 随着汉阳兵工厂迁至重庆 , 成为了吹响九龙坡区这个工业大区崛起的号角 。
杨家坪的空压厂、黄桷坪的发电厂、谢家湾的建设厂、西彭的西南铝加工厂…
作为重庆本土工业大区 , 九龙坡有着众多贯穿老一代重庆人回忆 , 养育了一代又一代重庆人 。
同时也为九龙坡区未来的高房价 , 打下了夯实的经济消费基础 。
1991年 , 九龙坡成为了全国第17个国家级高新区 。
1994年的南方花园 , 是重庆第一个拥有“电梯”这样高科技产品的小区 。
别人都还在爬坡上坎的时候 , 九龙坡已经开启垂直交通这么高逼格的概念 , 坐实了重庆“富人区”的名号 。
而彼时的南方花园的价格为1800元/㎡左右 。
九龙广场:图片源自九龙坡区官网
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 , 九龙坡区的工业产值、民营企业数量均位居全重庆前列 。
重庆也随着电梯走入社区 , 开启了高楼万丈 , 广厦万千的时代 。
03
一路向北高奏 , 九龙坡老城发展的阵痛期
越过千禧年 , 重庆逐步将落后的产业“退城进郊” , 保留城市的环境 。
随即 , 重庆逐步开启了向北的城市发展之路 。
城市走向的改变 , 让九龙坡开始进入发展的滞待期 。
动物园:图片源自九龙坡区官网
在很久之后 , 刚来重庆上大学的万人迷 , 因为动物园而和九龙坡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
万人迷作为行走的CHANEL NO.5 , 走在当时九龙坡区的街道上有一种维密超模来参加《瑞雪兆丰年 , 情满九龙坡》联欢晚会既视感 。
产业的逐步撤离 , 与城市的北向 , 让九龙坡这个老牌大区不可避免的面对优质人口的流失 。
但新的转机 , 正在发生 。
04
浓墨重彩的一笔 ,
建设厂的搬迁与彩云湖的诞生
“那个年代 , 姑娘们都想嫁给‘建设厂’子弟 , 因为“摩帮”效益好 , 职工工资高 。 ”
建设厂前身是清朝湖广总督张之洞在1889年创建的“湖北枪炮厂” , 解放后兵工厂更名建设机床厂 。
当时 , 九龙坡是全国最有名气的摩托车生产基地 。
正在拆迁中的建设厂 , 图源网络
2008年 , 随着重庆建设厂老厂区标志性建筑爆破成功 , 铁马厂进入搬迁倒计时 。
曾经烟囱林立的厂区一片萧条 , 成为守望九龙坡区的一道工业遗迹 。
万象城:图片源自九龙坡区官网
2008年 , 建设厂的搬离 , 让鲜有供地的九龙坡找到了新的契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