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的黄辣丁有营养吗 农村养殖黄辣丁怎么养( 三 )


对于粘性卵 , 生产上一般采用滑石粉和黄泥浆脱粘 , 其中最常用的就是黄泥浆脱粘法 。
黄泥浆脱粘法:将黄泥与水按照1:5的比例配制成黄泥浆 , 20~30万枚受精卵用4~5公斤的黄泥浆脱粘 。用手不断搅拌 , 粘土微粒就会自行粘附在受精卵表面使之失去粘性 。黄泥浆搅拌5~6分钟后 , 将脱粘后的卵粒按照40~60万/立方水体的密度放入孵化环道中进行流水孵化即可 。
孵化环道孵化脱粘后的受精卵:环道中的溶解氧含量要达到5mg/L以上 , 此外池壁要保持光滑 , 水流速度要保证受精卵能够均匀上下翻动 。每隔一段时间需要清洗一次过滤纱窗 , 以免部分坏卵堵塞网孔 。维持孵化条件2~3天后 , 受精卵可以孵化出仔鱼了 。
接下来就是黄颡鱼鱼苗的培育了(鱼苗标粗与下塘)
1.鱼苗的标粗(中间培育)
刚开始孵化出的仔鱼体质虚弱 , 往往需要通过一个中间的培育过程来强化体质 , 增强营养 , 这个过程被称为暂养、标粗或者中间培育 。
▲▲体质健壮、规格整齐的黄颡鱼幼苗
标粗池一般用小水泥池或者40~50目的网片做成小网箱 , 每立方水体可以放养1.5万-2万尾鱼苗 , 水深维持在0.6~0.8米即可 。为减少敌害生物的侵扰 , 在入水口要用40目的纱绢过滤 , 在后期鱼苗下塘后也是如此 。
如果选用网箱标苗 , 那么深度控制在0.3~0.8米均可 , 每立方米放养0.8万-1.2万尾左右 。同时要保证水质清洁 , 溶解氧含量不低于5mg/L 。
2.鱼苗下塘
标粗进行10~15天后 , 鱼苗的规格已经达到5-8mm左右 , 这一阶段的鱼苗称为“水花” 。
鱼苗下塘前的10天 , 要用生石灰或者漂白粉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清塘消毒 。在清塘药物的毒性消失之后(生石灰药性失效时间为7~10天 , 漂白粉失效时间为4~5天) , 再将已经发酵腐熟后的有机肥作为基肥 , 进行肥水工作 。
▲黄颡鱼幼龄鱼种
池塘中水色形成、轮虫的繁殖达到高峰期时是鱼苗下塘的最佳时机 。鱼苗下塘后食性会发生一系列转变 , 从原来的幼虫无节幼体到小型枝角类再到大型的桡足类 , 这些天然的生物饵料完全都是由池塘提供的 , 因此在养殖前期并不需要投喂人工饲料 。
鱼苗下塘10~15天后 , 基本都能长成1.5~2厘米的稚鱼 , 被称为“乌仔”;鱼苗下塘20~30天后 , 长成体长3厘米的“夏花”——这一阶段的鱼苗就可以开始出售了 。
黄颡鱼的成鱼养殖及管理:决定效益的关键环节
每年的3~4月是放养黄颡鱼鱼种的最佳时间 , 每公顷水面可以放养20克的鱼种3万-7.5万尾 。当然要想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 还可以搭配1500~2300尾团头鲂(体重100克左右)、750~1200尾鳙鱼(体重50克)、3000尾鲢鱼(体重50克) 。
注:配养鱼种的放养数量还是以1公顷水面计算 , 具体放养密度可根据当地的情况灵活确定 , 以上方案仅供参考 。
在以上混养品种中 , 鲢鱼以浮游植物为食 , 鳙鱼以浮游动物为食 , 团头鲂则可以消灭底栖生物和部分残饵 , 因此各个鱼种之间相互配合 , 能够充分利用池塘的水层空间以及营养物质 , 使养殖效益达到最大化 。
▲黄鳝鱼的混养品种 ,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是:团头鲂、鳙、鲢、黄颡鱼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