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师注册证书查询 国家建造师小说( 四 )


干体力活的这几年,忽然觉得自己其实是幸运的,在中国高速发展的时期,体力活总是很容易找到工作,而且工资也是缓慢上涨的,我现在还是以前的工作量,能挣200块钱,比去年一天多了10块钱,比2018年一天多了20块钱 。就我这个节俭的生活,似乎工资增长还超过了我的消费增长 。我曾经也喜欢穿名牌衣服,刚毕业的时候也攒几个月的工资买几千块一套的西装,两千块的皮鞋,后来又苦苦攒钱买车,现在失去了这些东西,发现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车卖掉后省了保险、年检这些麻烦事,也不用担心违章、事故,挺好 。昂贵的西装也没穿过几次,现在上班穿运动鞋,下班穿拖鞋裤衩,感觉也很舒适 。
体力劳动在中国被很多人鄙视,甚至本身干体力活的农民、打工人、小商贩也鄙视体力劳动,尽管他们中很多人收入比白领高,但仍然看不起体力劳动者 。我想大概是中国的体力劳动者太苦太累了吧,大多数人住在狭小的出租房里,每天汗流浃背一身臭烘烘,说话粗声大气,各种不好的卫生习惯,所以他们看起来不具备美感,加之体力劳动者不需要文化水平不需要什么技能,给人一种最无能的人才干体力活的印象,因而很多人对体力劳动有种天然的鄙视 。比如我的父母,之前曾经开店做生意,我从他和那些同样开店做生意邻居聊天就能明显地听出来,都是对体力劳动充满了不屑和鄙视,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两句话是我父亲对我说的最多的话 。好像所有的体力劳动者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继续从事体力劳动 。
另外,中国人似乎陷入了无尽的攀比和炫耀中,这个在农村表现得特别明显 。互相比着谁家房子盖得更豪华,比谁买的车更贵,比谁的女儿嫁的人更有钱 。可能也是因为中国人穷了太久了吧,从来没有从花钱上获取过尊严,现在有点钱生怕别人不知道,那一定要把钱花在明面上,然后在别人羡慕的眼光中获得快感 。我有个表弟十年前买了辆车花了二十多万,他一年的工资也才十万多点,我那时还没买车,我父亲很羡慕的表示希望我也能买一辆,因为那时候开个二十万的车在村里能迎接一众人艳羡的目光 。我说他有钱买车为啥不买房子呢,不考虑小孩的读书问题吗 。
我老家在皖南山区的一个小村子里,这里山清水秀,是天然氧吧 。从小在这里长大的我对生养我的土地有一种深沉的感情,我很喜欢呆在老家,现在正是梅雨季节,淅淅沥沥的小雨一下就是好几天 。我家的房子是新盖的精装修,在这里住着是一种享受,因为离马路还有200多米,夜晚你听不到一丝汽车的噪音,只有窗外的雨声如诉,和星星点点的灯火 。偶尔风吹动竹林传来沙沙的声音,这里使我内心平静 。女儿现在正在这儿度暑假,我经常带她去菜园里捉虫子,去小河里抓鱼,去山上挖草药,教她分辨不同的植物 。
我不太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家长要给孩子巨大的学习压力,小学生的书包十几斤重,学校上课已经很累了,课后还要各种补习班兴趣班,说什么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呀,可人生是漫长的,学习是终身的,读书也是要天赋的,一味的逼迫式学习法,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我个人觉得,孩子应该成为心灵丰富的人,应该学会感知自然也感知社会,学会理解他人也理解自己,学会辨识对错也知道取舍 。漫长的人生路,输在起跑线上又有何妨,后面有的是机会追,怕就怕不知道为什么追、追什么、怎么追 。
我好想从来没指望我的孩子能取得什么了不起的成就,只希望她能安安稳稳地度过一生,去追寻她自己的生活就好了 。这个社会似乎她混碗饭吃不是什么难事,我不希望她像我之前那样活的那么累,也不指望她找个什么富贵人家,每个人应该有自己不同的快乐,唯一的希望是她多读读好书,保持内心平和不走极端 。假如她成为雇佣军,去叙利亚打仗,我可以接受;假如她选择躺平,跟我一样把一辈子瞎混过去,我觉得也挺好 。前提就是,她觉得有意义且感觉快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