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规模、花样繁多 微短剧成影视新风口( 三 )


表面繁荣
能否出圈
正处在风口的微短剧是一阵风 , 还是能形成与长视频、剧集相对抗的新赛道 , 需要从业者继续去摸索 , 还要形成微短剧良好的发展生态 。
在内容上 , 微短剧还难登大雅之堂 。 当下的微短剧追求的是眼球刺激 , 不少人当做“下饭剧”追一追 , 剧情很难引发情感共鸣 , 更别说引发思考 。 《爱 , 死亡和机器人》等爆款作品 , 证明了2-8分钟时长的微短剧有很大的创作空间和市场需求 。 当观众2倍速追看一集45分钟、一集60分钟的网剧时 , 说明一些观众已对追长剧失去耐心 , 观众观剧习惯悄然改变 , 是微短剧发展的契机 。 这就需要当下过度追求爆点、爽点的微短剧创作者放长眼光 , 去做好的内容 , 而非只追求过度娱乐化 。 微短剧精品化 , 需要微短剧创作题材多元化 , 多关注更注重品质的悬疑、纪实、科幻等类型 , 以及多类型动画短片等 。
微短剧只注重规模化而不追求专业化 , 很容易走入“网大”刚开始发展时的窘迫境地 。 目前 , 正处于潮流的微短剧也开始吸引明星和大影视公司的关注 , 出现专业化苗头 。 微短剧《男翔技校》 , 女主角饰演者是选秀爱豆田京凡 , 参演的明星阵容有关晓彤、娄艺潇、徐冬冬、徐艺洋、秦牛正威等 , 该剧播放量很高;都市爱情微短剧《别怕 , 恋爱吧!》则由白举纲、费启鸣、何泓姗、徐梦洁等主演 , 成为近期一个小爆款 。
【形成规模、花样繁多 微短剧成影视新风口】随着长视频平台逐鹿微短剧市场 , 以及短视频平台投资加码、分账加码等新规则出台 , 微短剧行业开始逐渐专业化 。 此前不少MCN机构扎堆微短剧创作 , 这类公司制作微短剧有自身的盈利模式 , 那就是用微短剧做大账号 , 吸引粉丝 , 然后通过网红直播来带货 。 短视频平台上的此类微短剧如果是为了带货盈利 , 很难走出内容创作雷同化、套路化的藩篱 。 但五元文化、唐人影视、新线索影业、开心麻花、长信传媒、华谊兄弟等业内影视机构涉足微短剧 , 微短剧未来的规模化、专业化可能有了一定的保障 。 微短剧能否跃入主流影视市场、能否出圈 , 还需要流量与品质兼具的爆款 。 只有数十亿的流量没有品质 , 也很难成出圈爆款 。
作为影视作品的一种类型 , “网大”的发展可谓反复曲折 。 “网大”一开始出现只追求博眼球 , 经过几轮几十部作品集体下架泡沫迅速破裂后 , 这两年才慢慢恢复元气 , 出现口碑不错的分账作品 。 新赛道的微短剧已从流量数据上获得所谓“下沉市场”观众的追捧 , 资本、平台、导演、明星、创作者也纷纷关注并踏入风口中 , 再出现一些跟上时代节奏的优质内容 , 微短剧或许就迎来它自己的春天 。
【编辑:陈文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