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存在饭圈女孩 真实的“饭圈女孩”( 三 )


饭圈内部还会有站队问题,大粉会形成两派 。一些大粉后期已经不是单纯地喜欢偶像,而是喜欢握在手里的权力,平时他只是一个中学生,受各种管教,在粉圈他仿佛可以号召别人,他们迷恋的是这种权力的集中 。
我曾经有想过脱离粉圈,因为有一段时间在里边我得不到追星的快乐,甚至影响到了现实中的状态 。粉圈有一种文化叫虐粉,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粉丝的凝聚力,比如一些大粉会渲染“爱豆太惨了,只剩我们了”,“你不花钱他不花钱,他什么时候能出头”,其实就是卖惨,有一段时间特别严重,让我产生了一种心理的压抑感,不自觉地共情到自己身上,我当时想既然不快乐了我为什么还要待下去 。后来慢慢地放下了粉圈,回归到三次元生活中,跟朋友聊天、追动漫看小说,其实就是转移了注意力,不把时间都花费在微博上,心态慢慢就会好了 。现在我属于在粉圈的边缘 。
追星给我带来的影响基本上是正面的,我会觉得爱豆这么努力,我也要努力 。还有一个非常实际的就是我要想追星就得有钱,得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 。当时王源也说过,希望我们在过好自己生活的同时去喜欢他的音乐 。
偶像是我曾经青春奋斗的动力
苏栗 25岁 媒体从业者 (曾经的)张睿8年粉
如果要用一句话形容自己的追星,我可能会用多情而专一这个词 。就是会喜欢很多人,但每次只喜欢一个 。但现在喜欢的对象暂时不愿意透露 。
我现在做这一行和曾经的追星经历有关 。首先我从小对媒体就比较向往,可能本来也有种子,高二暑假在家看《新还珠格格》,觉得张睿这个哥哥挺好看的,就去看了他之前的视频资料,那时候新浪微博刚刚开始兴起,就去给他留言,没想到他回复我了,一个原本很遥远的偶像回应了我,那时候就开始默默支持他 。
高三那年,有一段时间很焦虑很迷茫,有次去他微博下面留言,他给了我非常正能量的回复,我当时大受鼓舞,把那段回复截图打印出来,放到书桌上 。那一年,每当学习很累很烦躁的时候,看到那句话就觉得又充满了动力,因为一想到自己的偶像那么优秀还在努力,就告诉自己,也要努力,希望有一天离他更近一步,以一个职业的身份采访他 。
就是那个时候,我明确以后要走这条路 。也是因为追星,在大一的时候加入了他后援会的工作组,为了多产出,为他多做一些事情,学了P图和剪视频,还去报了学校的媒体组织 。那个年代,追星都不太花钱,他的代言也比较少,花费基本都在公益上,包括他出专辑、出书,我都是利用暑假给人代课来挣外快去支持 。
其实在饭圈学到的更多的是与陌生人沟通的技能,那时候还没入社会,学生圈子本身就很小,但是因为在应援组,要筹办线下活动,就要和品牌方沟通,提前踩场地,组织粉丝有序参加活动,还要负责之后的账目明细、应援公告,两三个核心人员就要负责这一套流程,一下子感觉提前长大了 。
图 / 视觉中国
张睿应该是我曾经青春奋斗的动力,对我来说,这算是到目前为止活这么大,比较有动力的一件事了 。
喜欢一个人,一定是希望他有持续曝光的 。但是他在2014年左右断档了,虽然也在认真拍戏,但是拍完了播不出来,粉丝不能单纯靠一腔热爱去维系这份感情 。
随着名气下滑,粉丝自然慢慢流失,虽然只要我们不去惹别家,别家也不会来欺负我们,但是一旦他的名字和一些有流量的明星同时出现,就会明显感觉评论控不过别家 。而且偶像名气小,你会明显感觉你在粉圈见的世面也会很小,这8年间我也偶尔因为一部剧短暂喜欢过别的偶像,那种感觉就像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而当另一个符合你心中预设的人出现了,很有可能转身就走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