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乐府诗集拼音 北朝乐府拼音( 二 )


(四)第四章叙述战后还朝、回乡:战后回朝、立功受赏,不求做郎官、但愿千里还乡 。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记功)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尚书省郎官)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
(五)第五章详述家人喜迎木兰还家、木兰家中换回女妆:老父老母相扶至村口、阿姐打扮、小弟杀猪宰羊 。木兰入家中闺阁-脱战袍换女妆-打扮(理发型、贴黄花/面部装饰)-出门见战友 。
——解读:5、家庭理念、战友情义、女性有关称谓:家人团聚的亲情,父母阿姐小弟,各自以不同方式喜迎木兰还乡的温馨场景 。战友送木兰还乡、见木兰是“女郎”后的惊讶 。姊(姐)妹,闺阁/闺房-古代年轻未婚女性房间的雅称(闺-外人不易进、阁-阁楼上层)、“待字闺中”-待出嫁、“出阁”-女子出嫁 。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
(六)最后关于男女性别差异简评:以雄兔、雌兔脚与眼细微差异“(脚)扑朔”与(眼)迷离”作比,得出“雌雄(男女)难辨”,后世意义转变为事件情节错综复杂,具体“真相难辨” 。——6、成语“扑朔迷离”出处及含义 。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二、《十五从军征》长期战争给百姓带来的兵役苦难:家中破败/家破人亡、晚年孤苦无依 。
内容解读:背景为东汉中后期与西北羌人之间的长期战争 。壮丁长期服兵役“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造成家中破败/家破人亡(老人去世)、个人晚年孤苦无依(没成家没后代) 。
诗句重点:家中破败景象描述-野兔、野鸡出入,杂草丛生 。
“兔从狗窦(洞)入,雉(野鸡)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
三、《孔雀东南飞》反映家长“包办婚姻”的弊端 。
简介: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记叙家长“包办婚姻”造成的婚姻悲剧(现代社会婚姻自由),讴歌有情人之间的忠贞爱情 。故事取材:汉末庐江府小吏焦仲卿与结发妻刘氏的婚姻悲剧,人们感伤、加工作诗纪念 。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古汉语)
诗歌内容简介:先写民女刘兰芝勤劳织布(古代平民“男耕女织”生活-放映封建社会赋役沉重); 再写刘焦婚姻,与府吏焦仲卿相爱、结发夫妻,但不为焦母待见,被迫暂避娘家; 其后刘氏誓不改嫁二人殉情,刘氏被家兄逼迫改嫁给太守之子,焦刘二人在太守儿子迎亲当天,双双殉情而死 。
家长“包办婚姻”弊端解读:
1.公婆过度干涉儿女婚姻:婆婆不待见儿媳刘氏将其逼回家,原因可能为无子、家世贫穷不“门当户对”(刘氏出身普通贫苦百姓,焦仲卿作为官府府吏出身士人) 。
2.家人干涉女儿婚姻:刘氏家人逼其改嫁不喜欢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