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 二 )


3、配套技术
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要配套应用作物良种、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技术 , 还可因作物制宜 , 采用地膜覆盖技术 , 形成膜下滴灌等形式 , 充分发挥节水节肥优势 , 达到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 , 增加效益的目的 。
实施效果
1、节水 。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减少水分的下渗和蒸发 , 提高水分利用率 。在露天条件下 , 微灌施肥与大水漫灌相比 , 节水率达50%左右 。保护地栽培条件下 , 滴灌施肥与畦灌相比 , 每亩大棚一季节水80-120立方米 , 节水率为30%-40% 。
2、节肥 。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平衡施肥和集中施肥 , 减少了肥料挥发和流失 , 以及养分过剩造成的损失 , 具有施肥简便、供肥及时、作物易于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等优点 。在作物产量相近或相同的情况下 , 水肥一体化与传统技术施肥相比节省化肥40%-50% 。
3、改善微生态环境 。保护地栽培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一是明显降低了棚内空气湿度 。滴灌施肥与常规畦灌施肥相比 , 空气湿度可降低8.5-15个百分点 。
二是保持棚内温度 。滴灌施肥比常规畦灌施肥减少了通风降湿而降低棚内温度的次数 , 棚内温度一般高2-4℃ , 有利于作物生长 。
三是增强微生物活性 。滴灌施肥与常规畦灌施肥技术相比地温可提高2.7℃ , 有利于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 , 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 。
四是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质 。滴灌施肥克服了因灌溉造成的土壤板结 , 土壤容重降低 , 孔隙度增加 。
五是减少土壤养分淋失 , 减少地下水的污染 。
4.减轻病虫害发生 。空气湿度的降低 , 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作物病害的发生 , 减少了农药的投入和防治病害的劳力投入 , 微灌施肥每亩农药用量减少15%-30% , 节省劳力15-20个 。
5.增加产量 , 改善品质 。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促进作物产量提高和产品质量的改善 , 果园一般增产15%-24% , 设施栽培增产17%-28% 。以原平市设施栽培黄瓜为例 , 滴灌施肥比常规畦灌施肥减少畸形瓜21% , 正常瓜亩增加850公斤;亩增产黄瓜280公斤 , 亩增加产值共1356元 。
6.提高经济效益 。水肥一体化技术经济效益包括增产、改善品质获得效益和节省投入的效益 。果园一般亩节省投入300-400元 , 增产增收300-600元;设施栽培一般亩节省投入400-700元 , 其中 , 节水电85-130元 , 节肥130-250元 , 节农药80-100元 , 节省劳力150-200元 , 增产增收1000-2400元 。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