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抗肿瘤药物杀灭肿瘤细胞 , 难免损害自身免疫系统 , 对器官组织带来不可逆的伤害 , 特别是肝脏 。 常见导致肝损伤的抗肿瘤药物有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氟胞嘧啶、顺铂等 。 还有部分心血管药物 , 如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和他汀类降脂药等可损害肝脏 , 甚至造成肝硬化和肝坏死 。
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乏力、纳差、发热、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肝区不适等 , 医学检查则主要表现为转氨酶、总胆红素等指标异常增高 。
面对药物性肝损伤 , 刘丽华说 , 患者必须立即停用有关或可疑的致肝损伤药物 , 并带其药盒、说明书前往医院就诊 。 医生会对患者应用保肝降酶药物进行护肝利胆综合治疗 , 或给予特异性解毒药 。 患者需卧床休息 , 给予高热卡饮食疗法 , 重症患者给予人工肝支持疗法 。
如何预防药物性肝损伤?刘丽华强调 , 首先 , 必须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正确用药 。 其次 , 要仔细阅读说明书 。 无论服用哪种药物 , 用药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 , 了解药物成分、用药剂量和常见副作用以及禁忌症 。 再者 , 要定期检查肝功能 。 有些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脑卒中患者需长时间服用药物 , 慢性病人群应定期监测肝功能 , 根据检查结果调整用药量 , 必要时还需服用护肝药 。 若用药后出现全身乏力、厌油和黄疸等 , 应及时就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