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 , 最新一轮融资中 , 美团龙珠介入 。 美团龙珠投资机器人本不是一件新鲜事儿 , 近几年来 , 其先后投资商用清洁机器人高仙机器人、配送机器人普渡科技等多家智能机器人公司 , 而其步入医疗机器人领域却还是头一回 。
2
商业规模化还需长时间
手术机器人想象固然美好 , 但其商业规模化还将面临一定挑战 。
首先 , 说到手术机器人 , 很多人第一反应便是达芬奇机器人 。 早在1999年 , 美国Intuitive Surgical公司研发出第一代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 , 2000年先于美国FDA批准上市 , 并于2006年被引进到中国市场 。
凭借着先发优势 , 达芬奇的腔镜手术机器人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 在全球范围辅助手术数量由2009年的20.5万例增长至2020年的124.3万例 , 占有率达到80%以上 。 而在中国市场 , 即便国内涌现一批创新研发企业 , 但还是不能撼动其市场地位 , 近三年国内政府公开的手术机器人招投标结果显示 , 达芬奇机器人中标数量仍稳居第一 。
文章图片
而就在今年10月 , 威高手术机器人生产的“腹腔内窥镜手术设备”正式获得NMPA批准 , 成为了国内首家获批上市的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 , 打破了国外垄断格局 。
也就是说 , 即便康诺思腾产品上市商业化 , 不仅面对强劲对手达芬奇机器人的激烈竞争 , 也将与国内优质厂商竞争 。 尤其是达芬奇 , 多年来 , 医生对于达芬奇机器人的熟悉程度和接纳程度较高 , 若更换手术机器人 , 已习惯达芬奇的医生将面临大量的学习与规模化培训 ,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康诺思腾规模化扩张能力 。
其次 , 即便是市占率最高的达芬奇机器人 , 在整个市场渗透率却不高 。 目前 , 达芬奇机器人在国内所有三级甲等医院中使用的比例不足10% 。
文章图片
来源:网络
这其中 , 技术安全、责任纠纷、监管政策等都是不可忽视的要点 。
手术机器人毕竟是一组器械组合 , 难免会存在一定的技术设计缺陷 , 若手术过程中 , 发生机械故障 , 对于患者生命造成的损失不可挽回 , 而手术风险不仅限于此 。 除此之外 , 医疗事故的发生后 , 对于事故责任该由外科医生还是机器人公司承担问题 , 目前法律上尚无相关的明文规定 。
因此 , 可以看到尽管手术机器人需求缺口很大 , 但短时间内迅速放量的难度不小 , 不仅需要经过长期的市场教育 , 还需完善相关技术及法律政策 。
3
小结
在智能化大背景下 , 手术机器人作为创新医疗器械领域中的一个新兴赛道 , 不仅市场增长潜力空间较大 , 还受到各路资本的青睐 。 但同时 , 这亦是一个对研发技术要求高、开发注册周期长 , 且极其烧钱的赛道 , 在产品尚未上市商业化之前 , 公司不断融资、业绩亏损的状态或是常态 。
【沸腾!资本正在哄抢手术机器人】对于康诺思腾来说 , 与国内大多手术机器人企业一样 , 仍处于发展初期 , 在研发技术方面较达芬奇机器人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 若未来公司产品商业化 , 能否打破达芬奇在国内垄断地位还需时间考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