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定义身份安全?他们用“零信任”奠定数字安全基石( 三 )


身份安全走向未来 , 善用技术 , 协同合作 “零信任”到底是“信任”还是“不信任”?在“身份”皆可数字化的时代 , 个人用户是否又会面临网络安全威胁?
对于这些问题 , 谭翔有着自己的解答 。 在他看来 , “零信任”并非是对身份的绝对不信任 , 而是通过一定的风险评估 , 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 换句话说 , “零信任”的信任 , 是在技术的“加持”下 , 实现用户和网络的相互信任 。
安全是一把双刃剑 。 过度保护会影响用户体验和数据流转 , 力度不够又有信息泄漏的风险 。 在派拉软件以身份为中心的零信任安全体系的防护下 , 用户的身份得以被保护 , 网络使用者也得以在经过加密的安全前提上展开信任的对话 。
而另一方面 , 新的身份安全技术也正在开发之中 。 区块链让我们对个人身份拥有更高的隐私权 , 结合区块链的分布式身份DID、身份自治SSI等技术 , 有望成为身份管理的未来 。 到那时 , 当系统要求我们“验证身份”时 , 我们或许不必再费劲地从钱包的某个夹层里掏出身份证 , 手持它面对摄像头露出傻笑 , 留给系统一连串生日、籍贯、住址等具体详细的个人数据 , 而只需提供一个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证明 , 不留下隐私痕迹 。
现实生活中 , 派拉软件的团队成员们也是长期相互信任、共同坚持的伙伴 。 公司的长跑传统从创业初期在世纪公园附近办公时就已开始 , 长跑群里更是聚集了60多位小伙伴 , 甚至有北京马拉松的九星级选手 。 有一年 , 公司团建去泰山的次日 , 又集体参加了泰山马拉松 。 相互信任、彼此支持的情谊 , 构成了派拉软件细水长流却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
在公司的组织架构方面 , 谭翔与创始团队 , 也有着长期的信任基础 。 公司另外三位创始人都是谭翔在IBM工作时认识的同事或是同行 , 如今也在带领公司继续前行 , 分别负责不同业务 。 他们不仅想做好工程师 , 更力图在中国市场继续开拓和创新 。 除上海的办公室外 , 他们还在北京、广州、深圳、长春、成都、武汉、济南、厦门等地开辟了分公司 。 靠近客户群的地理优势 , 与专业的解决方案 , 使派拉软件赢得了客户的长期信任 。 公司当前服务客户超1200家 , 其中有40多家全球500强客户和100多家中国500强客户 。
谁来定义身份安全?他们用“零信任”奠定数字安全基石
文章图片

在一个不确定的时代 , 信任是珍贵的奢侈品 。 派拉软件 , 从技术、团队和用户的维度建立起了自身对于“信任”的独到理解:有条件的信任不是对抗 , 而是一种安全的保护 。
获得数亿元融资后将做什么?谭翔透露 , 公司的创新中心 , 当前也在探索基于区块链身份安全技术和隐私技术的身份安全技术 。 公司的脚步 , 并不因为获得了一番成绩而就此放慢 。
回到唐镇阳光天地 , 派拉软件依旧是那个崭新的、窗明几净的办公空间 。 伴随着数字化的浪潮 , 公司走过了一茬又一茬光阴 。
是什么发生了改变 , 又有什么没变?或许 , 对“技术人文主义”的执着追寻 , 恰恰是公司执着至今唯一的奥秘 。 信任的本质不会发生改变 , 而在其过程中的探索、发现、实践、应用、改变 , 才使派拉软件成为一家技术主导、布局时代的软件公司 。
世界的变化 , 无非是曲折向上;派拉软件 , 用技术和商业价值证明 , 这条盘旋上山之路虽然陡峭 , 却仍有其意义 。
【谁来定义身份安全?他们用“零信任”奠定数字安全基石】本文为张通社原创文章 , 想要了解更多张江企业动态 , 请关注张通社微信公众号(ID:ztsnews) , 或点击进入张通社网站www.zhangtongshe.com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