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如何抓住重点 读书时如何寻找重点( 二 )


我是童教雷老师,很高兴和大家分享读书学习的方法,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提升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
读书时,要想快速了解书中的 主要内容,可采取以下四种方法:
1.阅读内容简介 。一般而言,许多书籍在扉页上都有有关这本书的内容简介,作为读者,要想快速了解书中的主要内容,读扉页上的简介乃是捷径之一 。
2.读一本书的“前言” 。一本书的“前言”乃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的比较详细、比较完整的介绍 。大多数情况下,你只要读完了这本书的“前言”,那么,这本书讲的是什么,你基本上就把握住了 。
3.读一本书的“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结构的体现,所以,读书的“目录”,这本书的主要观点、主要内容,还有书的基本结构,你就把我的清清楚楚 。
4.读“后记” 。一本书的“后记”虽然不是对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的介绍,但“后记”中往往有有关这本书的写作经过、编辑出版情况的说明,读这类内容,虽不能让我们对全书的主要有个清晰、明确的把握,但这些内容同前边说到的那些内容合起来,有利于我们对书的主要内容的认识的深化 。所以,读一本书,要把握书的主要内容,前三种途径自然是主要途径,但“后记”也不可小觑 。
5,快速浏览全书关键章节 。这也是把握一本书的主要内容的捷径之一,不过,这种方法在使用的时候,必须同前四种结合起来 。这种方法不宜单用 。
不知以上回答读者诸君满意吗?欢迎交流 。
在《快速阅读术》中,印南敦史提出了一种“流水式阅读”的方法,旨在快速了解一本致用类书的内容,简单说以下几点:
翻开一本书,通常最先看到的就是序言和目录 。
一般而言,作者会在序言的部分,写清楚写这本书的源起、目的,想要解决的问题,有的作者还会在序言中,概述书的全貌,总结出写书的逻辑主线 。通过阅读序言,我们能把握住书的涵盖范围;另一方面,在选书阶段,通过阅读序言,还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判断,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读这本书 。
如果说序言概述了全貌,目录则是在全貌基础上的细分 。目录相当于一本书的结构图,通过仔细看目录,能够了解到作者的论述角度、论述顺序、论述核心,也可以从中总结出本书的重点内容在哪里,方便在阅读的时候,仔细研究 。
阅读完目录,我们心中就会对书中的哪些部分是自己感兴趣的,本书的核心在哪,有一个自己的认识 。接下来,可以通过阅读最初5行和最后5行,来进行快速阅读 。
这种方法为什么会有效?
首先,人的大脑拥有自动补全遗漏的功能 。我们看一个电视剧,不需要全看,通常也能猜到故事发展的前后情节;我们看一段文字,即使有一个字漏掉了,我们的大脑也会自动补上去 。
其次,致用类书籍,一般在开始提出观点,中间展开说明,最后,再次确认观点 。
因此,通过阅读最初5行和最后5行,基本上就能知道,作者持有什么样的观点,本部分的主题是什么 。这样既能节省时间,也有避免漏读书中有价值的部分 。
根据二八原则,一本书中80%的价值可能集中在20%的内容当中 。因此,阅读节奏就很重要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的阅读速度慢,是因为一直保持一个节奏,读一段时间就会觉得枯燥 。
对于关键部分,使用仔细阅读的基本节奏;对于一般重要的部分,采用2倍阅读速度;对于不太重要的部分,使用3倍,甚至5倍的阅读速度 。
通过在阅读的过程中,区分重点,缓急有度,不仅能大幅度提高阅读速度,同时也能避免因节奏单调,造成的刷字却不过脑子的状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