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开学上多少天学 9月份开学( 四 )


5,注重学生对于阅读的认识的提高
新增快乐阅读和和大人一起阅读两个栏目,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语文课文以及课外阅读文章的认识的提高 。
6,注重学习语文不只是课本,要多往课外延伸
部编教材的教学方法力图是把教读,自读以及课文阅读结合起来,促进孩子学习能力的提高 。
7,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但是适当兼顾时代性
部编教材更加多样,诗经,清代的诗文,诸子散文还有历史散文,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具有收录,革命传统教育的课文也是占不小比重 。
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时代性 。
个人认为,部编教材能够更容易让孩子喜欢上语文,更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
2017年开始,全国各地义务教育阶段从每个学段的起始年级开始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 。到2019年秋季,根据教育部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年级全部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结束了十多年来课程改革中“一纲多本”的混乱局面,还保留了近年来提出的新的“以人为本”“自主性学习”等新理念 。这次部编版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朱之文)在理念上突出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在内容上,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革命传统教育、国家主权教育和法治教育”等重要内容,解决了“怎么样的教材,培养怎么样的人”的问题,即我们要为谁培养人、培养怎么样的人的目标 。
部编版语文教材课程的内容的设置,有这几个特点:
一,选文
部编版语文教材在选篇上突出四个标准:经典、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时代性 。
二,体例结构
三,单元结构“双线组织”
按照“内容主题”来组织单元,又不像以前的教材那样给予明确的单元主题来命名是一条线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研读教材,要系统了解掌握各个学段的内容目标,特别是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用好《教师用书》,研究讲课的重点,即知识点、训练点,要根据学生特点,有序进行教学 。
所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从学生方面来说,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国家意识”、“目标意识”、“文本意识”、“读书意识”、“主体意识”,从教师方面来说,要求教师要有“科研意识” 。
以上是我对部编版小学语文的一点理解,有不当之处请同行们指正 。
新版课本要求重点,在我看来有以下几点:
1. 重视汉字的学习,先学汉字再学拼音 。
与以往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先学拼音再学汉字不同,此次统编语文教材打破传统,让孩子们在学习了”天地人”、”口耳目”、”金木水火土”等一些常用字后,再进行13个课时的汉语拼音系统学习 。
2. 重视古诗文的学习,篇幅增多,体裁多样 。
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甄选古诗文124篇,占总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 。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 。
古诗文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律诗、绝句、词曲等等,均有收录 。革命传统篇目也占较大比重,小学40篇,初中29篇 。
3. 重视亲子阅读 。
把亲子阅读编入教材,让家长参与到教学教育中 。
4. 重视孩子跨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
新教材更加引导孩子们进行跨学科学习和项目式学习,更符合对孩子全面能力的培养目标 。
5. 重视阅读的广度和深度,要求孩子多读书多思考 。
新版语文课本力图让“教读”“自读”,加上“课外导读”,这也是考虑到目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读书少的弊病,在教材中起到某种纠偏的作用 。并且,明确要求在教学中落实名著导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