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看风水穷算命 什么贫什么贱( 二 )

富看风水穷算命 什么贫什么贱
文章插图
清乾隆北京内城
因此,只有前三门以南的南城,才是具有“东富西贵、南贫北贱”可能 。
之所以形成东富西贵,这与北京特有的会馆大量聚集有关 。北京的会馆起源于明永乐迁都后,科举考试地点也迁到北京,为解决举子进京厚度食宿,各省、州(府)、县政府或在京为官的士绅,大都在京城选址,买地买房,修建会馆 。同时会馆也成为同乡聚会、联络情谊的场所,如年节团拜,以及祭祀、结婚、做寿、宴请等活动之用;听候分配或准备上任的新官也常暂居于此,即便是在朝官员,居京期间也愿意居住在会馆或在附近购房居住 。
清初不在旗居民被赶到南城,各地会馆也一并迁到南城 。从南方来到举子和进京为官的人,主要从旱路到达卢沟桥后,经广安门进入外城就是宣武门外,因此,会馆最集中的是在宣(外)南,如著名的湖广会馆、浏阳会馆、绍兴会馆、南海会馆等,这里既是进出京城必经之地,也是汉人京官上朝办公最方便之地,如康熙朝刑部尚书、著名诗人王士祯居住在保安街,著名文人朱彝尊住在海柏街,纪晓岚、李鸿藻、李鸿章、曾国藩等大员在京均居住此地区 。据统计宣南(即原来的宣武区)百余条街道、胡同中,所建会馆达420余处,出现了宣南地区文人、京官聚集之地,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宣南文化”现象,造就了南城“西贵”格局 。

富看风水穷算命 什么贫什么贱

文章插图
清乾隆北京外城-西城
清代北京的市场形式多种多样,但外城商业区仍是最主要的市场 。而崇文门靠近清代运河末端通惠河大通桥,南方货物运输多经水运到京,在崇文门外,形成了很多行业会馆,如临襄会馆(油盐酱醋粮业、崇文区晓市大街),晋翼会馆(布业、小江胡同),颜料行会馆(平遥会馆、青云胡同)等 。《宸垣识略》记载,正阳门大街以东“皆商贾匠作货栈之地” 。在清末以前,商人在中国传统社会里,社会地位非常低,因此宣南地区的文人、官员不屑与他们同住一地,因此,崇文门外地区居住的多是商人,因此有了“东富”的说法 。
富看风水穷算命 什么贫什么贱

文章插图
清乾隆北京外城-东城
早在明代时期,前门外地区成为了京师的繁华之地,到了清代,宣南、崇文门外会馆的兴起,使得这里商贾云集,酒楼林立,随之而兴起是前门外大街以西、珠市口大街以北地区,八大胡同的烟花行业异常繁荣 。到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后,这里京剧戏班聚集、戏园子非常兴盛,如大栅栏的广德楼、庆和园、同乐园、庆乐园和三庆园旁边的中和园、肉市街的广和楼、正乙祠 。很多著名的京剧艺人均在此居住,如谭鑫培谭鑫培故居就位于前门外靠近八大胡同一带的铁树斜街大外廊营 。要知道,在民国以前,艺人的社会地位之低贱甚至还不如娼妓,因此,外城珠市口大街以北,就有了“北贱”的说法 。
富看风水穷算命 什么贫什么贱

文章插图
清光绪北京外城-西城
而南城珠市口大街以南地区,除了天坛、先农坛以外,靠近城墙地区,多为荒地、义(坟)地,有限的几条街巷,也多为下层贫苦人民居住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天桥地区,清道咸年间,两坛坛根地带涌现出一大批流动摊贩,促进了这一区域的商业发展 。光宣年间,天桥地区的基本建设开始得到发展,逐渐形成了天桥民间艺人、零修碎补的修理业、包罗万象的手工艺等业态,从业人员也多为下层劳动人民 。从一些街巷的名称,就能反映出这种情况,如位于正阳门大街西侧的铺陈市胡同,最早叫穷汉市,也叫拆补市,最能体现出外城南城的特点 。所以珠市口大街以南,称之为“南贫”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