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600年:揭秘乾隆宁寿宫内檐装修的奢华工艺( 二 )

”)涂刷在制作完成的铜胎上 , 再加热使水银蒸发 , 金就牢牢附着在铜胎上 , 历久不脱 。

紫檀边框百宝嵌炕沿板 。
此炕沿板以大漆为地 , 以“百宝嵌”工艺镶嵌出彩色吉祥纹样 。
百宝嵌 , 又名“周制” , 是一种特殊的漆器装饰工艺 , 用宝石、珊瑚、碧玉、螺钿、象牙、蜜蜡、沉香等种种珍贵材料雕刻成各式图案 , 错杂镶嵌在漆面上 , 形成完整构图 , 以取得奢华绚丽的视觉效果 。

紫檀框嵌珐琅宫廷人物图挂屏 。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元旦 , 崇庆皇太后于新落成的宁寿宫赐宴她的儿子弘历即乾隆帝 , 并于阶下赐宴平定金川的有功将领阿桂等人 。

【故宫600年:揭秘乾隆宁寿宫内檐装修的奢华工艺】第二年正月 , 86岁的太后薨逝 , 乾隆下旨将母亲这次赐宴情景制作成珐琅挂屏 , 陈设于养和精舍以示纪念 。 画面刻画的是宁寿宫畅音阁院落 , 戏台上正在演歌舞升平的吉祥神仙戏 , 对面挂着门帘的房间是太后看戏的落座处 。

符望阁南间描金漆纱横披窗槅心示意图 。

符望阁南间描金漆纱横披窗心 。

这件漆纱原为镶嵌在符望阁一层南面明间宝座栏杆罩横披于槅扇内的心 。 漆纱是一种特殊的织物 , 可用于制作衣物、灯罩等 , 传世实物极其罕见 。 此件漆纱是专为符望阁定制的 。 漆纱正反面均做金银三色西番莲、卷草和夔龙纹装饰 , 双面皆可观赏 , 有如一件双面绣 , 且可完全透光 , 精美程度超乎寻常 。
漆纱的制作工艺已经失传 。 初步探明 , 漆纱系以桑蚕丝织成的纱芯为地 , 每根纱芯上都包裹着一层大漆 , 正反两面中部的图案均以纸样为衬地 , 其上涂刷大漆 , 并以漆层厚度变化做出立体感 。 漆层之上 , 再以金箔和银箔研粉 , 综合运用描金银、贴金和晕金等多种传统技法描绘纹样 , 实现富于深浅变化的色彩效果 。

乐寿堂嵌珐琅书画屉槅扇 。

隔扇 , 也称碧纱橱 , 是用于室内空间分隔的装饰构件 。 此扇槅扇原位于乐寿堂内 。
槅扇采用包镶工艺和镶嵌工艺 , 包镶工艺 , 即槅扇框架内芯用楠木或杂木制作 , 外表贴上一层薄薄的紫檀面 , 严丝合缝、浑然一体;镶嵌工艺 , 即在木装修上镶嵌瓷片、珐琅、玻璃、铜器、宝石、螺钿等材料 , 色彩绚丽、富丽堂皇 。 体现了乾隆中晚期内檐装修工艺的典型特点 。

卡子花镶嵌蝙蝠夹寿字珐琅 , 槅心双屉夹蓝纱 , 槅眼双面贴落臣工书画 , 绘画作品是宫廷画师绘制的山水花鸟画作 , 书法作品则是大臣们书写的万寿祥瑞诗句 , 书、画相间 , 增添了艺术情趣 。

双面镶嵌珐琅夔龙框、铜鎏金云龙团纹 。

延趣楼紫檀回纹嵌瓷片夹纱槛窗 。

此套夹纱槛窗原先位于延趣楼一层北次间北缝 , 四扇 。

心紫檀雕回纹 , 嵌粉彩西番莲纹瓷片 , 双屉夹湖绿色团龙杂宝芝麻纱 。 心以粉彩瓷片嵌成“攒盘”式图样 , 四周点缀以长方形斗彩嵌片 。 绦环板镶嵌青花矾红彩瓷片 。

整槽槛窗色彩清新淡雅 , 细节处又不失精美考究 。

三友轩紫檀嵌玉槛窗 。

此4扇槛窗原先位于宁寿宫花园三友轩明间西缝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