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青秀山龙象塔
肖云举,字允升,号县圃,出生在广西宣化县淡村(今南宁市淡村) 。明朝万历年间,肖云举年仅二十二岁便中了举人,三十三岁中进士,后经皇帝钦点入翰林院,擢吏部左侍郎,又晋升为太子太保,累官礼部尚书,死后追赠太子太傅,地位尊崇(先后为三个皇帝的老师) 。萧云举亦是古代南宁本地出过的最大官阶的官员 。而且他重新校刊《南史》《南齐书》《元史》等史部典籍、主修《明神宗实录》《明光宗实录》、参与创建公安学派;以及为南宁创作大量诗文,对弘扬南宁文化居功阙伟,南宁古八景中就有三处与萧云举有关 。
传说肖云举的祖坟葬在凤凰戏牡丹之风水宝地,故肖云举才能鸿运当头做得大官 。但风水先生说,凤凰是会飞的,肖家如果想子孙代代做大官,必须设法将凤凰留住,要把凤凰留住就必须将它的翅膀压住才行 。肖云举相信风水先生的话,便出资在青秀山凤翅岭顶上建造了龙象塔,企图以宝塔“水陆最大的龙象之力”压住凤凰的翅膀 。当然也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古时为官者和有钱人都迷信风水,不少州县的河流边都须建宝塔封锁水口,这样才能避免财源外流,州县才能兴旺发达 。而青秀山下正好是南宁的水口,因此才在青秀山上建塔“以镇水口” 。
青秀山凤凰头山岭上有一处景点叫“萧台”,传说萧台是一幅地势平坦开阔、藏风聚气的宝地:早晨旭日东升,流光溢彩;山下邕水含情,款款而来;极目远眺,隔岸五象岭逶迤而来,仿若众山来朝 。传说这里是萧氏家族的祖坟地,明清以来就有很多古墓葬 。萧云举家族派衍南邕的始高祖(一世祖)萧志明便埋葬于此 。萧志明,祖籍江西吉安府,明洪武二年(1369年)被派遣至宣化(南宁附郭县)卫戍任总兵,属留守南宁卫千户军籍,后娶妻落籍于本地,定居南宁仓西门外沙街(今解放路)后迁至对岸淡村,死后葬于青秀山萧台 。其孙萧云举成为朝廷大员后,按明王朝葬礼形制在青秀山祖坟地萧台立牌坊,竖石柱,以示先祖的尊荣富贵 。传说在邕江乘船遥望时,远远地便已看见山顶上萧台的牌坊门 。由于朝代更迭,兵祸匪患,碑记、牌坊、石柱等均已被毁并散失 。如今只剩“萧台”一名得以保留 。

文章插图
青秀山萧台
数百年前,穷乡僻壤的南蛮之地,突然出了个首登龙虎榜的大人物,宣化(南宁附郭县)邑人无不带着十二分的惊讶而又欢天喜地 。蒙昧混沌的邑人都把萧云举的高中,归功于萧氏祖坟葬在青山(今青秀山)大岭的凤凰头,一个望沙(二十四座朝山)旺丁,望水(邕江)旺财,望着大山(五象岭)有官来的“丹凤朝阳”的龙脉宝地中 。为了渲染传奇色彩,还杜撰了萧父萧栋在青秀山脚下的思贤塘渡口摆粥摊,“金坛(装骨骸的陶器)换骸”,狸猫换太子蒙骗地理先生等离奇情节 。于是,从萧云举登榜高升之日起,一个带着迷信和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丹凤朝阳”,便沸沸扬扬地在宣化地界上疯传开来 。这个故事数百年来老南宁家喻户晓,成为街头巷尾、田间树脚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美谈,给青秀山上的萧台蒙上了一层带着光环而又神秘的色彩 。
民国初年,当时邕宁县立师范讲习所的国文教员吴屹,选取在南宁民间流传广泛,深入人心的萧云举及其在青秀山凤凰头祖坟的故事,编成粤剧,剧名取名为《丹凤朝阳》 。全剧的演员就聘请当时正在西关戏院演出的广州某粤剧团的成员担纲 。演出前还由演员敲锣打鼓,扛着《丹凤朝阳》的广告牌沿街游行 。由于广州粤剧团名气大,演员功底深厚,该剧一经演出便全城轰动,一连数晚场场观众爆棚,可谓非常成功的剧目 。由此,萧云举及青秀山《丹凤朝阳》萧台祖坟的故事,又在南宁民间掀起一个传诵的高潮 。直至现在这个故事已经深深地扎根在南宁民间的土壤里 。
- 楼顶放公鸡风水 鸡的风水宝地
- 金钱树用什么颜色的盆风水好 架上金盆风水宝地
- 猴子风水宝地图片 猴子抱桃风水宝地图片
- 风水宝地图片 杨救贫手抄本风水宝地图形
- 农村祖坟风水宝地的特征
- 风水宝地口诀 前面有池塘的风水宝地
- 贵州风水宝地 贵阳的风水宝地在哪里
- 凤凰山风水宝地 朱家风水宝地
- 岑溪风水宝地留题口诀 玉林各乡镇风水留题地
- 风水宝地图解 最吉风水宝地图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