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智慧手段 , 全力提高港口安全水平
近日 , 在唐山港京唐港区液化泊位上 , 标记着危险品的货物不时从这里装卸运输 。
“尽管这里有危险货物 , 但得益于我们的智慧管理系统 , 这里一直保持着安全运行 。 ”工作人员介绍 。
在该泊位 , 唐山港集团建设了危化品智能安全管理系统 。 该系统是交通运输部智慧港口示范工程 , 主要内容是打造危险货物安全管理“两大平台” , 深化“两大应用” , 对人、货物、设备三个监管对象实现了实时动态监管;覆盖危化品三个区域:码头、罐区、液化车站 。
两大平台分别是港口危险货物联动监管平台和港口危险货物可视化管理平台 , 两大应用分别是工业控制系统应用和大数据应用 。
该项目于2019年上线运行 , 同年通过交通运输部组织的终审验收 。 项目以港口危险货物可视化管理平台为核心 , 通过物联动态集成、危险源清单管理等形成了风险安全管控新模式 , 提升了危险货物本质安全管理水平 。
唐山港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 通过危化品智能安全管理系统 , 该集团构建了人员、设备、设施、货物等全方位全过程状态可掌控、风险可防控的安全生产环境 , 项目可复制和移植到省内同类码头使用 。
在各港口 , 各企业纷纷采取智慧手段全力提高安全水平 。
唐山曹妃甸实华原油码头有限公司、中石油京唐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等危货企业针对原油、天然气管道、储罐等设施建设了预警预测、消防监控管理等系统 , 提高了风险防范与应对能力;国投曹妃甸港口公司通过对回转电机、驱动滚筒等设备关键部位安装震动、温度、油品等传感器 , 实时汇总、分析监测数据 , 为操作人员提供决策 , 同时通过安全帽定位实现现场人员可视化监管 。
有关专家介绍 , 多年来 , 河北省港航系统未发生等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 一定程度源于信息与科学技术的支撑和保障 。
引进先进企业、加大资金投入 , 推进智慧港口建设
日前 , 沧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资源、技术、科技等方面优势 , 共同推进沧州黄骅港智慧港口建设 。
根据协议 , 双方将以“智慧港口”为建设目标 , 搭建港口大数据管控平台 , 实现港口资源整合 , 提升港口运营效率和效益 。 同时 , 通过与华为及其产业链生态圈的深度合作 , 吸引华为上下游企业共同参与智慧绿色港口的驻地服务建设 , 共同设立港口科创园 , 带动港口经济和投资活力 。
顺应科技发展潮流 , 按照《河北省智慧港口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2年)》部署 , 河北省各港口积极通过引进先进企业推进新技术在港口领域应用创新 。 同时 , 港口企业在科研力量和投入方面不断强化 , 科研经费投入逐年增加 , 科研团队力量逐渐发展壮大 , 科技创新不断突破 。
河北港口集团2020年研发费用达0.6亿元 , 用于科技项目课题研究 , 拥有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个科技创新平台;唐山港集团近5年累计投入科技创新费用约11亿元 , 占净利润的20.24% , 用于科技人才培养、科研基地建设、智能装备研发和绿色节能项目开展 , 设立1个博士后创新基地和1个省级、1个市级、17个公司级创新工作室;国能黄骅港务公司2020年科技投入0.5亿元 , 通过自主创新 , 成为全球首个拥有智能化装船技术的煤炭散货港口 , 引领煤炭散货港口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曹妃甸港集团等企业也建立了创新人才工作室 , 港口企业逐渐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科研人员队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