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半个地球的“太空授课”是如何实现的?( 二 )


同年 , 天链一号01星就参与并圆满完成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数据中继任务 。 中国首位进行太空行走的航天员翟志刚所创造的“我已出舱 , 感觉良好”经典一瞬 , 正是通过天链一号01星实时传回地面 。
2011年7月18日 , 天链一号02星发射升空 , 标志着我国中继卫星系统建设迈入了多星组网运行阶段 。 2012年7月25日 , 天链一号03星发射成功 , 三颗卫星组网运行 , 正式实现了对中、低轨航天器近100%的轨道覆盖 , 我国也正式成为了世界上第二个拥有对中、低轨航天器具备全球覆盖能力的中继卫星系统的国家 。
在太空中圆满打造“天链”之后 , 中国也有条件进行意义深远的“太空授课”活动 。 2013年 , 航天员王亚平在“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组合体中首次给全国的中小学生进行了一次生动的太空授课 。 当时 , 组合体到达“天链”卫星预定捕跟等待点后 , 天路团队立即完成了“天链”卫星与航天器的双向捕获 , 随后 , “天链”卫星与地面站、测量船共同搭建了天地实时视频直播系统 , 保障授课时长达五十多分钟 。
单长胜告诉《环球时报》采访人员 , 实际上 , 一颗”天链“中继卫星即可支持”太空授课“全程 , 不需要中间切换中继卫星 , 太空授课时间大约是50分钟左右 , 而目前中国空间站在惯性姿态下飞行 , 一颗中继卫星的可跟踪时长大约是 55 分钟左右 。 天链中继卫星的天线能够实时、准确跟踪空间站组合体 , 确保信号的双向可靠传输 。
而此次“太空授课” , 新一代的中国“天链”则展现了更强大的功能 。 单长胜称 , 新一代天链卫星增加了新的成员 , “天链一号”04星和 “天链二号”01星 。 新成员的加入使得天链的传输的速率大大提升 , 从而带来的是更加清晰的话音 , 和更为流畅的画面 。
除了在“太空授课”这样中国航天的高光时刻中大放异彩 , 天链卫星每时每刻都在助益于中国航天员的日常太空生活和工作 。 据单长胜介绍 , 得益于天链卫星的构建 , 中国空间站可以为航天员提供双向的图像话音服务和网络服务 , 航天员在空间站中就可以和地面的工作人员、家人进行视频通话 , 并能够在空间站中上网 , 实时收看电视 。
【跨越半个地球的“太空授课”是如何实现的?】此外 , 更为重要的是 , 在”天宫”之外 , 天链卫星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范围 。 单长胜告诉《环球时报》采访人员 , 具备大速率传输能力的“天链” , 在管好用好 , 保护好中国太空资产的过程中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