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世界科学共同体,大湾区科学论坛值得期待

12月11日 , 以“探索未来、共享科学”为主题的2021年大湾区科学论坛在广州开幕 。 本届论坛为首届大湾区科学论坛 , 汇聚了全球顶尖科学家和国际科学组织 。 在这场全球科学家盛会上 , 他们将共同探讨世界科学发展趋势及其对未来的影响等重要话题 , 为推动地区和全球科学大繁荣、大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
构建世界科学共同体,大湾区科学论坛值得期待
文章图片

本次论坛以“探索未来、共享科学”为主题
【构建世界科学共同体,大湾区科学论坛值得期待】近年来 ,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成效显著 , 逐渐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 2008年 , 广东省科学大会召开 , 掀起自主创新热潮 , 直至2017年的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框架出台 ,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 大湾区实现从技术改良向自主创新转向 。 2019年 ,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落地 , 提出把大湾区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近年来 , 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建设 , 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稳步推进为大湾区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动力和支撑的经济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 大湾区科学论坛应运而生 。 这一由“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发起 , 以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为指导单位 , 广东省人民政府为主办单位的粤港澳大湾区最高级别科学盛会 , 无疑是助力大湾区打造全球创新引擎的重要一步 。
本届论坛主题“探索未来、共享科学” , 充分显示了大湾区科学论坛的高端定位与深远意义 。
“共享科学”指的是 , 广泛凝聚合作共识 , 探索应对全球性新路径 。 本届论坛邀请了过百名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国内外院士专家、顶尖科学家与科研机构参与 。 共享科学是探索未来的基础 , 作为当代科学家 , 最大的责任就是向社会大众传递科学方法与科学分析的价值——大湾区科学论坛就是传递科学价值的绝佳中转站 。
一方面 , 论坛面向前沿基础科学研究 。 众所周知 , 科研的独立性是推动基础科学变革的基础 , 而开放的基础科学对于重大的基础性发现极具重要性 。 另一方面 , 论坛亦关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 本届论坛的6场分论坛分别聚焦于纳米科学、生命科学、网络通信、可持续发展、海洋科学以及智能工业软件 , 皆为全球科学前沿热点和广东优势领域 。 既关注基础科学的专业 , 又观照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 , 体现了大湾区科学论坛如何通过共享科学 , 凝聚共识 , 探寻未来新的可能 。
“探索未来” , 则是指汇聚全球科学智慧 , 助力大湾区打造全球重要创新引擎 , 致力于为世界贡献中国方案 。 “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在视频出席2021年大湾区科学论坛新闻发布会时曾表示 , 将把大湾区科学论坛打造成为“科技达沃斯” , 对标的是其世界影响力 。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稳步推进 , 以散裂中子源、中微子实验站、鹏城实验室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相继落户广东 , 以广深港、广珠澳“两廊”为主骨架的大湾区创新布局加速成势成型 。 数据显示 , 2020年 , 粤港澳大湾区研发投入达到近3600亿元 , “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两年居全球创新指数排行榜第2位 , 广东区域创新能力已连续4年位居全国首位 。 粤港澳大湾区有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实力与魄力 。 通过大湾区科技论坛的深入交流 , 更有利于促进各国共享创新思想和发展理念 , 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支点 , 为构建世界科学共同体注入新功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