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工业互联网”万亿空间 安全防护仍在起步阶段( 二 )
应用于工业互联网的5G基站超3.2万
《5G+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乌镇报告》(以下简称“《乌镇报告》”)指出 , 5G灵活的网络部署方式、多维全景感知数据上传、边缘计算等特性都赋予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动能 , 在铝业、钢铁、柔性执行、AI高速质检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实践中做出了惊人成绩 。
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 , 中国5G网络建设速度和规模居全球首位 , 截至今年6月 , 中国5G基站总数99.6万个 , 占全球70%以上 , 已经实现了地级以上城市的全覆盖 。
“去年发布的重点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场景 , 今年我们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5G+工业互联网’ 。 ”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洪京一表示 ,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围绕“5G+工业互联网”进行战略布局 , 比如美国以释放频谱资源为抓手 , 推进“5G+先进制造业”;拥有3GPP等国际通信领域关键技术标准组织的欧盟以标准为牵引 , 支撑“工业4.0”的网络生态;英国则实施《英国数字战略》等国际级5G试验计划 , 促进制造业转型;全球第一个商用5G网络的韩国则利用5G , 大力推进中小企业智能工厂建设 。
2019年11月 , 工信部印发《“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 , 提出高质量推进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 , 到2022年 , 打造5个内网建设改造公共服务平台 , 遴选10个重点行业 , 形成至少20大典型工业应用场景 。 相关数据显示 , 应用于工业互联网的5G基站超过3.2万个 。
综合考虑5G在制造业的典型应用场景和制造业应用对5G的不同性能指标需求 , 《乌镇报告》显示 , 5G在数控机床、多台独立机器人间协作、装配机器人、工业AR及视频监控等应用场景的可靠性都大于99% 。
在应用初期 , “5G+工业互联网”主要集中在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 自动导航车)物流车、安防监控等单点应用创新 , 随着5G技术的成熟 , 应用场景逐渐向研发设计、产品质检等生产环节延伸 。 “目前 , 在制造业应用场景逐渐呈现出点面结合的发展态势 , ‘5G+工业互联网’应用已覆盖AGV物流、机器视觉质检、人员培训、辅助装配、设备检测、AR/VR远程协助等环节 。 ”洪京一说 。
此外 , 《乌镇报告》还指出 , 随着5G大带宽相关技术的成熟 , 以及视频图像处理和传输相关智能化算法的完善 , 5G视频传输类的工业应用有望率先成熟落地 。
目前 , 对于AGV远程视频控制等时延大于10ms的应用场景 , 5G已具备应用可行性;对于工业机械臂协同控制等时延要求在1~10ms之间的应用场景 , 5G的应用还具有较大难度;而对于数控运动控制等需要高性能同步处理的应用场景 , 时延小于1ms , 尚不具备应用的可能性 。 “工业设备实时控制类应用有待进一步测试验证 , 是行业进行探索和研究的热点应用 。 ”《乌镇报告》这样指出 。
安全防护尚处于起步阶段
今年5月 , 由于黑客攻击 , 美国东海岸燃油管线全部瘫痪 , 美国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 直至半个多月后才恢复起来 。 这也说明了作为互联网下半场的工业互联网 , 亟须正视网络安全的问题 。
“其实 , 企业数字化、智能化也给信息网络安全和生产经营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 , 如果自身的网络、硬件有问题 , 处理不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 引起企业的瘫痪 , 严重一点还会导致一个地区的瘫痪 。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说 。
“5G+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 随着5G融入工业互联网的广度和深度持续增加 , 需引入新的安全技术和理念来应对新的安全威胁 。 《乌镇报告》认为 , 强化5G网络安全能力建设 , 要在网络切片、边缘计算、能力开放等方面采用数据完整性保护、隔离、二次认证等技术 , 并建立风险动态评估机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