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 , 中国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 。 我们将以精细化流程管理为钥匙 , 把制度和标准与工作相结合 , 以技术创新加管理创新的‘双创新’模式 , 加速推动航天强国建设 , 以航天梦托举中国梦 , 让中华民族昂首迈入太空新时代 , 共赴充满梦想的星辰大海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党委书记李明华说 。
三个新成员
载人探月火箭、百吨级重型火箭、捷龙三号
即将闪亮登场 助力木星探测等重大工程
12月10日 , 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迎来第400次成功发射之际 , 采访人员走进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研制的“大本营”之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 , 采访有关专家、展望未来中国运载火箭家族发展的新图景 。
据航天科技集团有关专家介绍 , 目前 , 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重型运载火箭等正在按计划开展研制 , 将有力推动探月工程四期、小行星探测、木星探测、载人月球探测、首次火星采样等航天重大工程开展 。
新一代运载火箭
助力载人月球探测
规模将超长征五号
在下一个百次征程中 ,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将继续完善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族谱 , 确保载人月球探测工程顺利实施 。
新一代运载火箭是指长征五号系列、长征七号系列、长征八号、长征十一号等 , 总体技术水平、性能指标处于先进水平的多型火箭 。
而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是根据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规划 , 为发射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而全新研制的一型高可靠、高安全的载人运载火箭 , 是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成员之一 。
载人登月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为了开展载人登月任务和未来更多的探测任务 , 中国需研发性能更强大的火箭 。 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的规模 , 将超过我国当前运载能力最大的长征五号 。
“该火箭按照载人飞行的最高安全标准设计 , 通过利用成熟的动力和结构模块进行优化组合 。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总体设计部副主任设计师刘秉介绍 , 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将继承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高可靠、高安全的载人运载火箭的设计标准和设计基因 , 在故障检测、自动化飞行还有相关的冗余设计方面 , 开展一系列技术攻关 。 未来将支撑更大吨位的飞船进入太空 , 让航天员进入太空更方便、更快捷、更舒适、更安全 。
百吨级重型火箭
已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预计2028年首飞
为满足未来载人月球探测、深空探测等任务需要 ,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的百吨级重型运载火箭也正在研制中 , 预计将于2028年首飞 。
一型重要火箭诞生前 , 必须经历论证、立项等过程 。 专家告诉采访人员 , 立项前 , 有一个深入的论证阶段;立项之后 , 不同的研究阶段还要开展大量相关工作 。 以长征五号火箭为例 , 从“863”计划开始到2006年立项 , 倾注了几代航天人的心血 。
目前 ,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已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 实现多个“国内第一”和“世界首次” 。 未来 , 重型运载火箭综合性能指标将达到国际运载火箭先进水平 , 可以满足较长一段时期国内深空探测、载人月球探测等重大科技活动的任务需求 。
捷龙三号
预计2022年首飞
适应陆基及海上快速发射
除“长征”系列外 , “捷龙”系列也将逐步登场 , 主要面向商业航天发射任务 。 2019年8月17日 , 捷龙一号遥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升空 , 并且将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 此举标志着“捷龙”系列商业运载火箭正式登上舞台 。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是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面向商业航天发射市场全新推出的一款中型固体运载火箭 , 定位于中小型卫星星座的快速组网发射 , 计划于2022年年中首飞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