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狂赚160万的元宇宙课程,真有料还是割韭菜?( 二 )



10天狂赚160万的元宇宙课程,真有料还是割韭菜?

文章图片
图1/1
平台上 , 对于”元宇宙课程”看法评价不一
那么 , 课程的内容是否真的有价值呢?
陈柏宇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 。 他认为 , 从知识普及角度来说 , 课程讲解什么是元宇宙 , 为什么大公司都在做元宇宙的内容 , 是一个好的“扫盲”方式 。 “我会希望有更多面向普通人讲解的课程和科普内容 , 提高公众行业认知度的同时避免被上当受骗 , 之前区块链和虚拟币就有公众认知度不高 , 导致各种骗子盘横行 , 毕竟不管再怎么炒作 , 产品最终还是要落到用户身上 。 ”
国博项目《博物馆疑云》的游戏设计人员Copy则并不认同这类课程 , 他本想通过课程找找未来游戏技术的更多可能 , 但却发现这些课程只围绕市场和概念展开 , “并没有明确给出构建新世界的‘方法论’ 。 ”
“元宇宙是一个非常遥远的概念 , 它不止代表更先进、庞大的虚拟游戏 , 而是一个真正合理的、在未来能源匮乏条件下能被构建的世界 , 需要的是包括技术在内的很多方面的同步进步 。 ”Copy告诉36氪 , “这些围绕概念开展的课程只是渗透了最基础的概念 , 没有任何切实的帮助 , 更像是疯狂割韭菜的行为 。 在一个新世界到来之前 , 应该讲述的是内容和技术 , 而不是分析概念本身 。 ”
目前在相关课程平台上 , 有用户给出高分 , 认为课程点明了未来数字世界的走向 , 也有人认为内容空泛 , 完全不必再报名 。
狂奔路上的新宇宙 , 概念爆炸or骗局滋长?
据了解 , 在《前沿课·元宇宙6讲》中 , 课程主要分为“元宇宙基础认知框架”、“元宇宙的重要玩家和实践”以及对元宇宙市场观察的内容 。
在其中一讲《实现元宇宙 , 个人、社会需要做什么准备?》中 , 主讲人围绕NFT展开讲述 , 提到元宇宙抵达大规模“临界点”的标志在于“价值系统” , 底层区块链技术的成熟让元宇宙已经从准备期走入了启动期 , 而NFT则是记录价值交换、衡量元宇宙价值系统的关键指标 。
然而 , 一位关注元宇宙产业的相关人士告诉36氪 , 这或许恰恰是需要警惕的地方 。 他提到 , 区块链和NFT是元宇宙概念中“去中心化和数字资产”+“独一无二通行证”的技术载体 , 但问题在于 , 当前背景下 , 元宇宙的内容才是根本 , NFT等概念更应该作为附加条件出现 , “如果内容达不到玩家的想象 , 只提去中心化、自由交易、资产认证 , 最后的主要玩家还是工作室和想赚钱的人 。 ”
以NFT和作为底层架构的区块链技术固然重要 , 但却似乎不应该是元宇宙筹备时的第一步 。
元宇宙概念的爆火 , 给虚拟币的炒作也提供了可乘之机 。
不久前 , “上海元宇宙沙龙号称投资40天翻18倍”登上热搜 。 据上观新闻 , 11月初 , 上海市民蔡女士参加了申城某“元宇宙”线下沙龙 , 或是过于天花乱坠的演讲让蔡女士起了疑心 , 她致电12345市民服务热线 , 举报有人在“洗脑推广虚拟的元宇宙投资” , 她怀疑这又是某种骗局 。
据报道 , 在沙龙现场 , 讲师们推广一种名为“me”的虚拟币 , 其课堂中提到这种币将是虚拟世界中使用的货币 。
据称 , 这种虚拟币9月刚发行 , 目前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一旦买入币后 , 可以设置“质押挖矿” , “就像母鸡下蛋般每天给你产利润”;也可以参加二阶段的游戏 , 即将币冻结40天每天领取奖励 , 并用奖励的币去抽取12星座卡牌 , 奖励可以再冻结进去 , 达成“利滚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