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玩具致伤增速快 别让玩具沦为“儿童杀手”

  别让玩具沦为“儿童杀手”

  让伪劣儿童玩具的生产者、销售者承担法律责任 , 毕竟属于“马后炮” 。 谁也不愿意买到劣质的儿童玩具 , 让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 。

  玩具是儿童观察和了解世界的好伙伴 , 其质量好坏关系到孩子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 , 但一些“三无”玩具和残次品玩具却以次充好、以假充真 , 屡屡导致儿童安全事故 。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的前三季度国家质量专项监测评价结果显示 , 儿童玩具及用品致伤问题增速较快 , 0岁至14岁儿童在总伤害案例中占比持续增长 , 从2012年的11.31%增长到2018年前三季度的16.21% 。 (《经济日报》12月10日)

  儿童玩具沦为“儿童杀手” , 这个新的趋势的确令人担忧 。 儿童天性好动 , 但出现了玩具致伤问题 , 责任能在孩子身上吗?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 , 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都比较差 , 玩具厂商开发和制造玩具时就应当知道 , 这些产品的服务对象是孩子 , 理应想方设法避免他们受到伤害 。 从政策法规上看 , 我国对儿童玩具不乏相关质量标准 。 比如 , 从2007年10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的《国家玩具技术安全规范》 , 对玩具产品的技术安全标准就有严格的要求 , 规定没有达到新规范的儿童玩具不准出厂销售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