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 , 由“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发起的大湾区科学论坛在广州香格里拉大酒店召开 。 在当日举行的生命科学分论坛上 ,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实验室主任 钟南山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 高福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科技委主任 贺福初等多位顶尖院士专家、生物医药企业代表 , 围绕新冠病毒新毒株奥密克戎、新冠药物研发进展、未来走势预判等诸多话题 , 为粤港澳大湾区生命科学发展献言献策 。
此前报道↓
正式通知!今天开会
中国何时能实现群体免疫?钟南山再次给出时间预判 。 “理论上中国要实现群体免疫 , 疫苗接种率需达到83% , 目前中国已接种11.5亿人次 , 占比81.9% , 我对今年底实现群体免疫充满信心” 。
钟南山:
“奥密克戎”让世界慢慢体会到中国做法是对的
“奥密克戎新毒株的发现带来了新的问题 , 但是很多国家高度重视、采取严格管控措施 , 这说明从近两年的抗疫实践中 , 世界慢慢体会到中国的做法是对的 。 ”钟南山说 。
他表示 , 2020年初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以来 , 全球新冠病毒感染者达2.56亿人 , 死亡达526万人 。 在中国“生命至上”的指导思想下 , 自上而下的群防群控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 但是新冠病毒从哪来?中间宿主是什么?气溶胶怎么定义?气溶胶怎么会传人?多个问题仍有待研究 。 对于新冠疫情固定的传播规律、被感染以后的早期病理发展 , 以及更精确的治疗靶点等 , 各个开展研究的交叉学科都要共同努力 。
此前报道↓
今天 , 钟南山最新预判
文章图片
12月11日 ,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广州实验室主任钟南山发表主旨报告 。
疫苗:
加强针是有效的
目前 , WHO批准紧急使用的新冠疫苗清单有14家 , 其中国内有2家 。 我国已有7款疫苗获批上市使用 , 其中批准附条件上市使用的为4种 , 紧急使用的为3种 。
钟南山列举相关研究文章指出 , 从今年3月至9月的研究结果来看 , 接种新冠疫苗后 , 其预防感染的效果是不断下降的 , 这是不争的事实 。 尽管如此 , 疫苗对死亡的保护效果也十分明显 。 对比65岁以下人员接种疫苗后的数据 , 接种疫苗后和未接种疫苗两种情况下 , 感染病毒的死亡率相差50% , 而65岁以上人员的死亡率差距更大 , 达到70% 。
最明显的是今年5月广州出现的本土疫情 , 钟南山给出一组数据称 , “(接种第二针疫苗后的)总体保护率有59% , 不算高 , 但中度的保护率有70.2% ,对重症的保护率是100% , 没有一例死亡病例 , 所以疫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
文章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12月11日出席大湾区科学论坛 。
“无论全病毒灭活疫苗还是mRNA疫苗 , 一疗程后半年体液免疫功能均明显下降 , 各国正在探讨如何加强免疫 。 ”钟南山称 。
对于加强免疫 , 新冠疫苗第三针加强针正陆续在我国多个城市开始接种工作 , 主要是在全病毒灭活疫苗基础上加种原疫苗(1剂) , 或加种亚单位蛋白疫苗、mRNA疫苗、Adv载体疫苗等异种疫苗 。 对此 , 钟南山明确指出 , 从实验室的研究数据可初步证明 , 接种异种类型疫苗效果可能更佳 , 但需要在真实世界进一步做临床观察其保护率才能证实 。 他也指出 ,接种第三剂原疫苗是有效的 , 这一结论在真实世界已证明能增强临床保护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