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业内人士向《华夏时报》采访人员表示:“我了解的情况是全时确实在做大调整,关闭重点亏损门店 。因为可能会有新的资本方要进来,所以先做资产的清算和处理 。不过还没有最终确定 。”
成立于2011年的北京全时叁陆伍连锁便利店有限公司,旗下包括全时便利、全时生活两大业态 。一开始全时就对标7-11大规模扩张门店,2015年全时展开全国布局,提出”年内千店,5年万店”的计划 。同时启动IPO计划,彼时全时便利店整体市场估值达15个亿 。
2017年,全时的发展达到顶峰,在北京拥有360家门店,位居市场第一 。数据显示,2017年全时整体销售额约为12亿元 。以20%至30%的便利店综合毛利率计算,其年毛利润约为2.4亿元至3.6亿元 。
到了2018年,因母公司复华控股旗下的P2P理财平台海象理财暴雷,全时受到波及,出现门店关闭情况 。2018年底,全时通过“解体分拆”的方式结束品牌运营 。位于北京、天津、成都的全时便利店由山海蓝图斥资近3亿元收购 。截至2019年6月,山海蓝图共拥有全时门店500家,员工2500人 。位于华东、重庆地区的90余家则由罗森便利店接手 。如今,山海蓝图接手仅一年半,全时再次陷入闭店潮 。
实际上,由于线上零售渠道崛起,传统零售业一直不景气,家乐福和麦德龙等大型商超接连“卖身”,便利店业态也无法独善其身 。据《2018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便利店行业运营成本快速上升,其中房租成本上升18%,水电成本上升6.9%,人工成本上升12% 。
胡春才向采访人员表示,目前便利店有三条路,第一,国内的便利店主要是便民店性质,后面可以通过线上线下业务结合来进一步深化便民的特质 。第二种是日式便利店,提供一日三餐的即食餐饮,但是建设合办工厂的挑战性比较大,国内企业如果没有相应的技术和资金支撑,后续可能会严重亏损;第三种,是类似永辉生活这种生鲜加便利店业态,将来也很有发展前景 。
“这三种便利店业态的核心都是如何去提高单店运营效益,只有单店能够接近盈利下,企业扩大规模才会有意义 。否则门店越多,企业亏损也就越快 。”胡春才指出 。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 上海红烧肉的做法 百度百科 上海红烧肉的做法
- 国品海藻面膜怎么用效果好 国品海藻面膜怎么用
- 角蛙可以吃海虾吗 角蛙能喂虾吗
- 海外京东自营是正品吗 京东自营是正品吗
- 上海注册集团公司的条件和流程 注册公司流程上海
- 谍战深海之惊蛰钱时英是陈山的哥哥吗
- 上海市网上注册公司步骤
- 高尔夫是一汽大众还是上海大众
- 珠海城区限行吗今天 珠海城区限行吗
- 吃海鲜嘴角长泡是为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