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环境的变幻莫测 , 让实现全方位国产化 , 尤其是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提升自主可控实力持续成为前沿技术研究的另一方向 。 微众银行区块链技术体系的研发从设计之初就坚守国产化理念 , 已实现从国密算法、操作系统、芯片架构到服务器平台的完整国产化支持 , 并在计算、网络、存储等各环节采用国密算法 , 实现区块链访问全流程国密防护 。 值得一提的是 , 我们牵头开源的区块链底层平台FISCO BCOS即将发布第三代版本 , 进一步升级全链路国产化 , 为区块链产业应用提供自立自强的底层平台支撑 。
此外 , 凭借区块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 是区块链前沿技术研究的又一重要方向 。 微众银行秉持绿色金融发展理念 , 以实际行动推动绿色发展 , 并于2019年9月提出社会治理框架“善度” , 2020年首个基于“善度”的区块链应用“绿色出行普惠平台”落地 。 此后 , 微众银行的碳普惠实践陆续走入成都、泸州、苏州等城市 , 鼓励人人都参与到“双碳”进程中 。
明晰使用边界才能可持续地发挥数据要素作用
NBD: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已经使社会发生大变革 , 未来 , 金融、科技、数据将有怎样的发展?金融机构在此过程中应扮演什么角色?
马智涛:金融和科技的融合创新一直是金融业发展进程中的独特印记 ,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 金融科技也经历了从金融电子化时代到金融信息化时代再到金融数字化时代的跨越 。
过去 , 由于个人数据和个人信息的相关法条暂未完善 , 金融企业对于数据的利用和保护缺乏参考标准 。 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 , 金融机构应加强数据治理和科技伦理体系建设 , 明晰数据使用的边界 , 才能让数据要素的作用可持续地发挥 。 在当下的金融数字化时代中 , 以大数据为原材料的一系列金融科技技术 , 正推动金融服务走向数据化、精准化、可信化、敏捷化和智能化 。
NBD:在金融、科技、数据深度融合背景下 , 微众银行未来还将在哪些方面进行探索?
马智涛:在过去7年 , 我们依托领先的金融科技 , 有效地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 , 助力了普惠金融的发展 。 面向未来 , 我们认为金融科技的使命也应该由银行自身的效率提升 , 转变为促进公平与可持续发展 。 而在金融、科技、数据深度融合的背景下 , 以金融科技弥合数字鸿沟、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将是一大重点 。 例如 , 我们提出DDTP分布式数据传输协议这种全新模式 , 希望能逐步被大家所接受 , 并应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合法合规的数据交换 , 回到真正以数据、以用户为中心的形态 。
此外 , 我们也将在隐私计算和数据治理方向发力 , 通过发展联邦学习、WeDPR技术 , 进一步提升数据质量、保障数据安全 , 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基础上释放数据生产力 。
【每经专访微众银行副行长马智涛:灵活组合数字新基建的关键底层技术,可解决数据的安全存储、可信传输、协同生产三大核心问题】每日经济新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