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003年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 中国期刊网发展为集期刊、报纸、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图书、年鉴、多媒体教育教学素材为一体的知识服务网站 , “知网”也因此应运而生 。
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 , 如今的“中国知网”所属公司为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同方知网) , 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18日 , 是A股上市公司同方股份的子公司 。
凭借其在中文学术期刊数据库中的地位 , “知网”近年来的营收也大为可观 。 根据同方股份财报显示 , 2020年全年 , 同方知网主营业务收入11.68亿元、归母净利润1.93亿元 , 毛利率53.93%;2021年上半年 , 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4.96亿元、归母净利润1892.70万元 , 毛利率为51.30% 。
文章图片
“知网”营收高的背后也是其被诟病的商业性质 。 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显示 , “知网”的下载费用还在年年上涨 , 曾受到很多大学的诟病!
早在2016年 , 武汉理工大学就曾在其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 , 已于2015年中国知网数据库合同到期 , 由于续订价格离谱 , 与中国知网公司的谈判不成功 。
武汉理工大学外 , 北京大学也曾因中国知网涨价过高发表过相关的声明!
除了被众多高校吐槽价格太高时 , 也有媒体报道“知网”很多文章和资料的著作者只能拿到很低的稿费 。 不仅如此 , 甚至还有很多作者和赵德馨老教授一样 , 从来没有收到过“知网”支付的任何稿费!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 , 涉及知网的版权纠纷案件多达数十件 。 多数原告认定 , 自己的作品在不知情且未收到稿酬的情况下 , 被中国知网所收录 , 并提供有偿下载 。
综上诸多事件 , 也造成了此次赵德馨老教授状告“知网”事件后 , “知网”在舆论上引发热议!
对此 , 人民日报也发文评论称 , 赵教授运用法律武器讨回公道 , 依法维权 , 是因为愤懑于“没收到知网一分钱 , 下载自己的书居然还要收费” 。 作为一家掌握独家资源的平台 , 应当严格守法 , 尊重知识产权 , 面对诉讼维权和法院判决 , 理应服从判决、尊重作者 , 真正拿出改正错误的诚意 。 然而 , 赵教授胜诉后知网随后就下架论文 , 这种做法既不是正确的态度 , 更不是合理的做法 。
另外央视网评论称 , 中国知网的授权条款涉及“霸王条款”、垄断问题 , 没有真正体现出对知识原创者的尊重 。 论文作者呕心沥血创作出的成果 , 发表后被收入中国知网系统 , 用于牟取高额经济利益 , 而原作者却无法从中获得应有报酬 。 中国知网“借鸡生蛋”这本创新生意该改改了 。
确实 , 作为一家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和最有效的知识传播与数字化学习平台 , “知网”更多的作用应该是推动科学和学术的发展 , 其本身应该是一种公益类网站 , 但如今却因“商业化”的性质广受社会各界诟病 。
就如赵德馨老教授说的 , 希望此次事件后 , “知网”能看到社会各界的声音积极整改 , 而不是只把整改停留于表面!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深夜道歉!89岁教授维权获赔70万后 , 作家陈应松发声:我在知网有386篇 , 又能赔多少?》;来源:21财闻汇;
《 知网的背景 , 很大!》;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寻求报道:yangqin6060(微信)
投递BP:bp@wefinances.com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