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考问题前,首先要明确你在烦恼的具体问题是什么?记住,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真正的问题 。宁愿花80%的时间去思考真正需要你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再花20%的时间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注意,是寻找解决方法,而不是空想 。
其次你要明白,不是所有真正的问题都值得被解决 。比如像“我是谁?”“我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类看似对人生很重要,但解决度非常低的问题,是最容易困扰人的思维陷阱 。这类问题重要吗?很重要,所以哲学家们都很重视这项思考课题 。但因为这类问题太过复杂,难以得出精确的标准答案,有参考答案也难以用于指导现实中的实际行动 。
当然,你完全有权利思考任何你认为高价值的问题,只是千万注意,不要让自己长期困扰于这种会使人高度内耗的思考中,最好是设置一个警醒自我的红线机制,比如:“我已经在这儿空想1个小时了,我需要停下来,做点实际的事”、“我已经想问题想的有点头痛了,我需要静下来做5分钟冥想,放松下大脑 。”像这样适当地用行动打断长时间的思考,从而避免在这无止境的反复思量中因焦虑而高度内耗 。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大局观,管理好自我的思考精力,让思考在正确的道路上有序地行进 。
二、分清楚现实行为、情绪、观点与渴望的区别:
“我感觉好像大家都在看我,我是不是哪里没做好,他们是不是在议论我?”STOP!一定要停止这种没有现实依据的胡思乱想 。尝试一下这样理性的分析正在困扰你思绪的问题吧,从行为、情绪、观点与渴望四个维度分析:
1.“你刚刚与人无意中对视了几眼” 这是现实中发生的行为;
2.“你对此感觉到有些紧张和局促不安” 这是你的社交焦虑情绪;
3.“你认为自己做的不够好,所以大家可能不喜欢你” 这是你悲观自卑的观点,但并不代表是别人的真实观点;
4.你之所以产生这一系列情绪反应,其实是内心深处,在渴望自己能展现“完美的自我”,渴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 。
5.那么真正的问题来了,需要回到行为层面去解决的问题:“为了实现心中得到尊重的渴望,当下需要怎么调整自己的行为吗?”——其实,生活中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只需要“相视一笑”就过去了 。
用“行为、情绪、观点与渴望”这四个维度层层分析自己的想法,有助于你在学习为人处事的过程中,多与人进行现实层面的沟通交流,而不是独自于内在猜想臆测他人对你的看法 。如果你担心自己哪句话可能会造成误会,那你就用语言行动沟通确认:“你能理解吗?”
理解并认同,就点个赞吧
三、分清楚“你的事情”和“他人的事情”:
想要停止因在意他人看法而产生内耗,只需记住一个重要原则:“谁的事情,谁负责 。”
【内耗严重的人该如何调理】你怎么说、怎么做都是你的事情,你开心就好,因为你开不开心也是你的事情;至于别人怎么看、怎么想、开不开心,那都是别人的事情 。不关你事的事情,就不要去瞎琢磨了,因为谁也管不着别人的事情,谁也不能为除自己以外的人负责 。所以,你又何必顾及那么多别人的想法呢?
总而言之,思考一件事情要做清楚“课题分离”,你怎么想、怎么做都是你自己的课题,你只需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就行了 。别人怎么想、怎么做都是别人的课题,他需要自己为自己的问题负责,就像他也无法为你的选择负责一样 。想清楚并做到这一点,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绝大部分烦恼问题,让生活变得更纯粹、开心 。
- 网贷不还被起诉了最严重什么后果 网贷多久不还会被起诉
- 五菱之光故障灯亮严重吗
- 天津疫情严重吗封城了吗最新
- 妨害作证罪怎么判定情节严重 妨害作证罪要怎么认定
- 盆腔包块多大才是恶性 盆腔包块是不是很严重
- 严禁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宅基地这种说法正确吗
- 草莓冻伤怎么办 草莓冻害严重怎么办
- 打架打的脑出血严重吗 打架脑出血怎么办
- 人生正能量励志语句 人生正能量励志的句子
- 严重水泡型脚气怎么治疗 水泡型脚气怎么治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