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亚洲论坛落户后,博鳌镇面积从0.5平方公里扩大到1.8平方公里;镇上常住人口也从1000多人增加到2.9万多人 。特别每年春节前后,不少“候鸟族”前来度假,整个博鳌镇的人数甚至高达十来万 。
尽管6月的博鳌尚属旅游淡季,但走在街头,东北菜、湘菜、川菜、粤菜、浙菜……各种菜系的餐馆应有尽有;星级酒店、游艇、旅馆、商超百货……正迎接着南来北往的客人 。
人 北漂夫妻,打造博鳌手绘旅游地图
在博鳌镇,记者认识了32岁的卢家庆和33岁的杨沫 。
“毕业以后,我在北京一家4A公司任职,他则供职于当地一家地产公司 。”杨沫说,2009年前后,相继毕业的两人留在北京 。经过两年历练,两人不仅在职场上崭露头角,还拥有不错的收入 。
2011年,两人却毅然回到家乡博鳌 。
“促使我们回到家乡的,除了浓浓的故土情结和家园情怀,还有家乡的巨变和机遇 。”卢家庆说 。
“2011年,我们在厦门旅游时,发现那边有好多品类各异的旅游文创产品,就突然意识到,这将是我们的机遇 。”卢家庆说,虽然博鳌在亚洲论坛落户后声名鹊起,各种配套拔地而起,但旅游文创产品领域在当时尚属空白 。
说干就干!卢家庆决定从绘制第一张博鳌漫画旅游地图,打开文创之路 。
回到海南后,卢家庆马上寻找手绘漫画师,几经辗转,从海口找来了同为80后的牛春冬,着手准备手绘博鳌 。
一月后,首版名为《发现博鳌》的手绘旅游地图问世,不仅填补了博鳌在此类产品上的空白,在整个海南全岛,也是第一份完全手绘的漫画旅游地图 。
“当时,我们的售价是15元/份,虽然不便宜,但第一版就卖出了近万套 。”卢家庆说,初战告捷以后,自己也尝到了回乡从事文创产业的甜头,逐步地,他还将文创产品衍生至手绘插图、手绘包装、吉祥物设计等,并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开始个性化订单制作 。
从2011年回到博鳌至今,卢家庆和杨沫夫妻已组建起一个由10人组成的文创产业团队,实现了每年近500万元的营业收入 。
产业 南强发展旅游,全村人家门口就业
成排的老屋、参天的古树、斑驳的古井以及蜿蜒曲折保存完好的青砖古道……为博鳌镇南强村,这座南洋风情浓郁的侨乡村落,平添了一种追古溯源的独特韵味 。
今年6月27日,记者来到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听68岁老支书莫泽海讲述“南强新事”——它如何从一座人穷地少、男人们都争着出海“下南洋”的贫瘠村落,到人人都可实现“家门口就业”的美丽乡村 。
相传,南强村莫氏祖先于清朝康熙年间,由福建举家迁至当时的乐会县,并选择在毗邻万泉河的这块风水宝地安家落户,为激励族人奋发自强、振兴家业,莫氏祖先还引用了宋代诗人汪洙的诗句“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将村子命名为“南强” 。
然而,作为第三代华侨,镌刻在莫泽海记忆中的,却是充满困苦与不堪的“南强往事” 。他告诉记者,自己出生在新加坡,祖辈父辈下南洋后,就在新加坡以贩售咖啡、经营小摊为生,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
不少南强村人宁愿在海上漂流一个多月下南洋,也不愿留在家乡,到上世纪50年代回到南强时,整个村落不过100余人 。
数据显示,整个南强村有水旱田不过100来亩,这就意味着,200多人的村落,人均不到5分地,甚至在博鳌亚洲论坛落户前,当地人均收入也不过数百元 。
然而,自博鳌亚洲论坛落户起,南强村的命运发生了变化 。
南强客厅、花梨人家、凤凰客栈、凤鸣书吧、陶醉酒吧……今年6月,记者踏足南强村,就被其浓浓的南洋风情和艺术范儿所吸引 。
- 风水向上起长生 风水中的长生永远在东方吗
- 八字没有带华盖的人可以学风水吗 没有华盖的人能学风水吗
- 全麦面粉和普通面粉的区别是什么
- 国学智慧故事的读后感 国学智慧故事观后感
- 家里石头放在什么方位 石头在风水里的寓意
- 儿子的眼睛不好与风水有关吗 家族遗传弱视
- 网上艾滋病试纸是不是假的
- 子女运势差是什么意思 子女运偏差是什么意思
- 2020年怀念过去成熟的微信网名
- 电压力锅什么品牌比较好 电压力锅什么品牌的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