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我的人生算法之“概率思维”( 三 )


这是什么概念呢?
淘宝是从PC上卖东西发家的 , 12寸屏幕展示的商品信息更加全面 , 5寸屏并不能充分表达产品特质 。
但是看到无线成交占比90%这个数字后 , 你就要知道时代改变了 , 你必须要改 , 必须在5寸屏上把产品讲清楚 , 才能乘上时代所带来的概率优势 。
还有一些商业模式 。
比如卖域名就不再是时代的趋势了 , 域名是PC时代通过浏览器访问公司网站或商业网站时的入口 。
美图的董事长蔡文胜就是靠投资域名起家的 。
而在移动时代 , 手机的入口是分散的 , 域名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 。
今天你再囤域名卖域名 , 估计也是个生意 , 但是已经没有时代所带来的优势了 , 所以你靠域名来发家的概率就会下降 。
时代是对冲运气的第一要素 , 我把它的重要性排在千位 。
— 2—
战略
百位是战略 。
我有一位好朋友 ,29岁从微软辞职 , 专职炒股 。
他炒股不是去看K线图 , 找消息 。 他数学特别好 , 人特别聪明 。 他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找到股票里面的套利空间 , 也就是量化交易 。
我记得十几年前 , 他一天赚的钱 , 常常比我一年赚的都要多 。
我曾经问他 , 成功的要诀是什么?他的回答是 , 要有自己独立的战略 , 坚定地执行自己的模型 。
比如他建一个数学模型要进行100次交易 , 可能前3次交易赚了钱 , 第4次交易就赔钱了 , 第5 , 第6次交易又赔钱 。
这时候心态就变得很重要了 , 很可能怀疑自己的模型有问题 。 这是最考验人的 , 你要相信 , 你能赢不是靠消息 , 就是靠模型 , 靠战略 , 靠判断力 。
所以赔的时候也要坚定地执行下去 , 因为这是个概率游戏 。
所以说战略也是专门用来对冲运气的 。
再举个例子 , 过去中国企业有种非常重要的战略 , 叫做跟随性战略 。
德国人制造业做得比我们好 , 日本人服务业做得比我们好 , 美国人高科技行业做得比我们好 , 他们走在前面 , 我们在后面跟着 。
走到路口 , 有人向左转 , 有人向右转 。
向右转的人都死光了 , 我们只学向左转的那些人 , 就是跟随性战略 。
如果你往右走了 , 你再聪明 , 再努力 , 再懂得管理 , 都没用 , 因为已经跌落悬崖了 。
跟随性战略就相当于别人帮我们排除了一定的失败概率 。
再比如 , 互联网有一个基本逻辑叫网络效应 , 网络效应就会导致赢家通吃 , 最终形成721的格局 。
快鱼吃慢鱼 , 能最快构建起网络效应的就是赢家 , 我们称之为快鱼战略 。
一旦你要做互联网创业项目 , 快鱼战略是最重要的战略 。
曾经团购网站打得不可开交 , 最终美团和大众点评成为赢家 , 你今天再去做团购 , 已经没有机会了 , 没有人会向这个领域投资 。
打车软件 , 在滴滴快滴成为赢家通吃者之后 , 游戏就结束了 。
摩拜跟OFO已经打成这个地步 , 你就千万别再去做共享单车了 , 最终格局马上要形成了 。
还有一些人相信慢就是快 , 只有慢慢来 , 才能最后走得很快 。
这种说法不是没有道理 , 但是在互联网创业领域就是找死 。
因为在“平台战略”下 , 快是必须的 。 只要慢下来 , 你管理水平再高也必死无疑 。
很多人看互联网公司觉得很奇怪 , OFO被爆管理混乱 , 美团王兴承认自己早期管理一塌糊涂 , 连有自己有多少员工都没办法搞清楚 , 但他们为什么还能快速增长?
因为战略选对了 , 极大地对冲了概率 。 在这个战略下 , “快” , 比“好”来得重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