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又一项世界级大会落地成都!( 二 )


“我们自2019第77届都柏林世界科幻大会正式‘官宣’后 , 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申幻筹备工作 。 今年9月 , 组委会开启投票通道后 , 成千上万的成员加入到申幻委员会后援团 。 ”成都市科幻协会副秘书长王雅婷提到 , 去年以来 , 成都市科幻协会核心团队在进行申幻工作的同时 , 还不遗余力地通过巴尔的摩科幻大会、北美科幻大会等一系列活动 , 对成都在全球范围进行推介 , 旨在让五湖四海的朋友走进“科幻成都”的同时 , 也结识到“文化成都”“历史成都”“美食成都”“悠闲成都”等不同的城市面向 。
12月15日开始 , 在决战前的重要时刻 , 成都市科幻协会派出申幻委员会成员代表出征华盛顿世界科幻大会现场 , 组织开展成都申幻圆桌会议 , 开设成都申幻主题展示 , 助力成都申幻 , 进行成都城市形象宣传 , 并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 , 将现场盛况展现给全球观众 。
从提出申办到答案揭晓 , 中间隔了两年 。 事实上 , 早在30多年前 , 成都的科幻梦想 , 就照进了现实 。
1989年 , 《科幻世界》杂志社首任社长杨潇受世界科幻协会之邀 , 赴圣马力诺参加世界科幻小说年会 。 当时《科幻世界》这个名字尚未诞生 , 其前身是《科学文艺》杂志社 。 那一届的年会将决定1991年的举办国 。
彼时 , 杨潇肩负了一个目标 , 一个大胆的梦想:让世界了解成都 , 甚至争取到两年后的年会主办权 。
她的努力和热情感动了所有与会者 , 当时原本是波兰和南斯拉夫竞争1991年年会举办国 , 最后大家却一致同意把这个机会交给中国 , 交给成都 。
图片来源:成都商报
1990年 , 为了表达诚意和确认相关事宜 , 时任四川省外办新闻文化处处长申再望 , 与主编杨潇和美编向际纯一起 , 从北京乘坐火车 , 历经八天八夜的颠簸 , 横穿欧亚大陆到达荷兰海牙 , 参加1990年的年会 。
他们走进会场 , 给与会者播放《四川欢迎你》的宣传片 , 发布详尽的会议议程 , 展示大熊猫的可爱图片与中国科幻迷的无比热情 。
1991年 , 世界科幻小说年会在成都如期举行 , 并取得圆满成功 。 而成都这个名字 , 则由此在越来越多的海外科幻作家和科幻出版从业者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 《科学文艺》也在那一年正式改为《科幻世界》 。
为什么是成都?除了文化“软实力” , 还有“硬条件”
为什么是成都?
在2022年芝加哥世界科幻大会申办主席戴夫·麦卡蒂看来 , 一座具备“申幻”潜力的城市 , 要有粉丝基础 。 而且 , 这座城市最好能有一种氛围 , 让世界各地的科幻迷能感觉到大家有相同的期待 。
在这方面 , 成都有着当仁不让的优势 。
一部根据刘慈欣科幻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 , 造就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 。 电影上映后 , 科幻迷纷纷在网上晒出自己珍藏的“文物”——《科幻世界》2000年第7期 。
这本被誉为“中国科幻小说大本营”的杂志 , 在成都已深耕40余年 , 是世界发行量最大的科幻杂志 , 不仅培养了中国几乎所有活跃在一线的老中青几代科幻作家 , 还把科幻的种子根植在每个成都人的心中 。
成都还孕育了中国科幻界的最高奖项银河奖 , 迄今已有30余年历史 。 从2017年开始 , 成都国际科幻大会每两年一届 , 现代科幻在成都生根发芽 , 并将成长为参天大树 。
除了文化“软实力” , 成都还有“硬条件” 。
成都正在由科幻创作高地 , 变成科幻产业高地 。 除了科幻创作 , 在科幻文创、科幻电影、科幻游戏、科幻动漫等“科幻外围” , 也在成都得到足够的重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