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油的密度比水小吗 花生油密度是多少啊( 二 )


性味甘;平
归经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润滑肠去积 。主蛔虫性肠梗阻,胎衣不下,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60-125g 。外用:适量,涂抹 。
各家论述《纲目拾遗》:滑肠下积 。
临床应用1.治疗急慢性菌痢:取食用花生油高压灭菌制成注射液,于两侧上巨虚及足三里行穴位注射,每穴lml 。据167例急性菌痢的观察,经1次治疗后痊愈128例(76.6%),失败39例(23.4%) 。失败病例中26例症状体征消失,仅粪便培养阳性 。有效病例的平均退热时间为l7.6小时,腹痛及里急后重消失为2.5天,便次恢复正常为2.6天,粪便镜检恢复正常为1.9天,粪便培养转阴为3.1天 。另据105例(急性90例,慢性15例)的报道,所用剂量及穴位与上法相同,对急性病例一般注射1次,如未能控制,可在8日后再注射1次;对慢性病例每周注射2次 。结果治愈率为88.5%,有效率为96.1% 。注射后体温多在1-2天恢复正常,腹痛及腹泻在2天内消失,粪便化验4-5天恢复正常 。
2.治疗蛔虫性肠梗阻:取熟花生油内服 。年龄在15岁以下者每顿服6Oml,服后6小时不见好转者再重服1次 。少的服1次,多的服4次 。年龄在16岁以上者,顿服80ml,少的1次,多的3次 。服后呕吐者可加调味剂或从胃管注入 。同时配合一般支持疗法,纠正电解质紊乱,严重者禁食 。80例患者经上法治疗,除1例合并肠扭转无效而改用手术治疗外,其余均治愈 。平均住院日数4.14天 。服油后少数病人于当日或次日排出蛔虫;绝大部分病人在1-2天症状缓解,2-3天症状体征消失,否则往往有合并症 。服油后除个别患儿恶心呕吐外,未见不良反应 。另有用花生油50-200ml1次顿服或2次分服,治疗成人肠扭转2例,小儿蛔虫性肠阻塞7例,亦均治愈 。一般在6-10小时内腹痛减轻,多数肠鸣消失或减弱;8-10小时排气排便排虫 。
3.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以花生油穴位注射,观察20例,临床治愈(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肝肿消失或缩小至肋下0.5cm)19例,平均治疗天数38.3天;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一项未恢复正常,肝肿大缩小不明显) 1例,用药18天后未继续治疗 。治疗后以临床症状改善最为明显,80%的病人在治疗后5-10天即基本消失;肝功能恢复平均时间为:黄疸指数25天,谷丙转氨酶27.2天,麝浊25.2天,麝絮40.7天,脑絮29.5天 。肝肿大12例恢复正常,8例有不同程度的缩小 。制剂及用法:取普通花生油过滤两次,放冰箱内24小时,如无沉淀即分装、高压消毒备用;如冷藏后有沉淀,应再过滤,直至24小时后无沉淀为止 。用时取花生油注射于下列穴位上:一组:肝俞、脾俞、三阴交;二组:期门、胆俞、足三里 。取穴可随症加减 。每次选用一组,两侧交替应用,每穴注射1ml,每周两次;每组注射4次以上反应不敏感时,即换另一组 。注射后部分病人有局部胀痛,但1-2天后消退,未见其他副作用 。
4.防治传染性急性结膜炎:用经过过滤和高压消毒的花生油行耳穴注射 。选穴:肝、目或肝、眼,重症加皮质下 。双侧耳穴注射,每穴 O.1ml 。治疗31例,治愈天数平均为2.5天 。用于预防观察658例,发病26例(3.95%),而未接受预防的249例中有58例(23.69%)发病 。
5.用于麻醉:用生花生油穴位注射,循经取穴或局部取穴,如阑尾手术取足三里、内麻点、大横(右) 。每穴注射花生油0.2-0.5ml 。诱导10-15分钟即可进行手术 。在消毒皮肤时静脉注射杜冷丁50-100mg、非那根25-5Omg作为辅助用药 。观察40例,麻醉效果为:Ⅰ级6例,Ⅱ级25例,Ⅲ级6例;失败3例 。
摘录《中华本草》

花生油的密度比水小吗 花生油密度是多少啊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