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前景如何?大咖齐聚新一代人工智能院士高峰论坛探讨转型( 二 )


AI前景如何?大咖齐聚新一代人工智能院士高峰论坛探讨转型
文章图片

John Hopcroft以“人工智能教育”作为主要论题 , 他指出 , 历史上一个国家往往凭借黄金、石油或广阔农耕土地等自然资源而强盛 , 但未来 , 要凭借人才 。 如今人工智能已成为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量 , 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应得到高度重视 。 他表示 , 改善高校本科教育水平和培养科技人才的能力将有效培育更多的科学和工程人才 。 通过一个“听讲座的故事” , 他论述了高校应当如何运用一些策略来提高本科教育水平 。
报告中 , 刘铁岩畅谈“探索AI的产业和科学价值” , 他认为当前人工智能高速发展 , 但在推动产业数字化和助力自然科学发展方面的潜能还有待进一步释放 。 他表示 , 作为人工智能的从业者 , 要问自己如何能够进一步提升人工智能的产业价值和科学价值 , 让人工智能在国计民生、科学发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
思谋科技创始人、香港中文大学终身教授贾佳亚作题为《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的报告 , 他认为未来10年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关键时间窗口 , 全球高精尖制造业将全面向智能制造升级 。 “其中 , 关于智慧能力构建和以计算为中心的技术将成为最需攻克的难关 , 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极大地拓展自动化和数字化 。 ”
行业大咖探讨AI赋能产业 , 科学大家深析前景策略
本次活动汇聚了国内外多位行业技术领袖 , 来自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的大咖们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发展为产业带来的新变化及对未来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 , 为AI赋能产业贡献宝贵的智慧与力量 。
在当日两场圆桌讨论中 , 高文、丁文华、赵沁平、王怀民、徐宗本等多位院士专家、行业翘楚畅谈AI领域的前沿进展 , 分析产业赋能的新生长点和新问题 , 指引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策略定位 。
首场圆桌讨论由高文主持 。 丁文华首先指出 , 人工智能作为一项赋能技术 , 在底层对各个领域将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 会踏入很多能够发挥其作用的领域 , 不仅能赋予产业价值、提升生活价值 , 甚至还会在虚拟世界的创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郭仁忠院士表示 , 人工智能要推动整个社会发展 , 不仅是当前的应用 , 还有社会价值 , 人工智能推动提升科学价值 , 助力科学发展 。 王怀民认为 , 人工智能已经在若干领域实现了突破 , 这种突破如果要向全社会进行更广泛的渗透 , 则需要一种通用平台性的技术给予更好的支持和加强 。 赵沁平从“元宇宙”概念的角度出发 , 指出“元宇宙”概念的提出能够促进现有技术的发展 , 包括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云边端计算等技术更加快速的进步 , 同时可能会促进这些技术交叉领域的发展 。
第二场圆桌讨论由徐宗本主持 。 徐宗本提出 , AI大模型解决问题依赖于拥有的数据量以及该模型能覆盖的领域范围 , 从运营的角度来看 , 对于技术能力、资金保障、大数据库都有很高的要求 , 而如果分领域、行业地研发和发展大模型 , 将可能使其技术和应用快速成熟 。 郑纬民院士表示 , 大数据、算法、算力是研发AI大模型的“三驾马车” , 其中算力方面,得有高性能AI超算装置,以及满足需求的框架 , 如TensorFlow等 。 段广仁院士以人工智能在车辆驾驶、空间站运作等领域的应用 , 指出人工智能的核心是自动控制技术 , 尤其是在与控制相关的部分上 , 人工智能是离不开的自动控制技术的 。 黄铁军、朱文武、李飞飞、张正友基于各自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就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逻辑和突破重点表达自身的思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