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养老餐困局二|背靠集团供餐的连锁驿站:想说走量 成本不干( 二 )


至于配送费的收取,李欣称,目前北京市面上只有极少部分的驿站会面向辖区内的老人提供免费送餐服务,在此之外,更多能够提供助餐服务的社区养老驿站,出于自身配送成本的考量,还是会加收一定金额的配送费。
李欣直言,向订餐老人收取5元不等的配送费,也确实“劝退”了不少老年人。但在李欣看来,所收取的餐食配送费,实际上也是驿站为了减少人力成本的无奈之举。
不好割舍的新业务
在北京商报采访人员的本轮走访调查中,从丰台、朝阳等区域部分养老驿站的工作人员反馈来看,对于有关部门鼓励并督促养老驿站落实的助餐服务,驿站们大都在两种看似冲突的态度之间反复“横跳”:既希望通过走量模式形成规模,但又顾忌人力成本提升;订餐少、驿站配送压力小,又忧心会错失助餐业务发展为未来盈利点的契机。

突围养老餐困局二|背靠集团供餐的连锁驿站:想说走量 成本不干

文章图片
(前来丰西驿站咨询的老人)
某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负责人刘嫣(化名)向采访人员直言,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领域,能够实现连锁的养老驿站往往具有一定资源整合能力,这部分连锁驿站在一些社区的养老驿站助餐点,虽然很受老年人欢迎,但因为大多亏本或微利运营,企业的参与积极性自然也就不高。
李欣也表达出了与上述驿站同行们相似的看法。李欣坦言,并不是没有想过通过“走量”模式谋求更大发展,但驿站的配送承载力以及成本压力也确确实实存在。
”老年人的用餐量如果上去了,那么配送的人力成本也要往上走;自己人一旦配送不过来,就要雇专人给老人送饭,这就会产生另外一笔额外的开销。” 李欣坦言,如果雇佣专门的配送员,投入在助餐配送方面的成本将会更高,驿站的运营压力也会更大。
据李欣透露,现阶段,通过帮老人代购生活必需品、承接周边社区的一些适老化改造等业务,自己所在的驿站确实实现了一些收入的进账,但在助餐服务方面,虽有集团的养老院提供稳定餐食,可刨去因配送产生的人力成本,驿站在助餐这块仍然谈不上盈利。
尽管助餐服务在短期内呈现出了不挣钱的光景,但李欣似乎也不愿意放弃这块业务。在他看来,社区老人对于助餐服务的需求真实存在,背后的市场也值得挖掘。
“对老年人来说,一日三餐是‘头等大事’。特别是对于高龄、独居、空巢和失能、半失能的老人,吃饭更是一大刚需。”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陆杰华指出,基于当下北京老龄化程度较高的这一现状,在全市驿站不断推进助餐服务落实的背后,附加在“最后一公里”配送上的隐形门槛与成本也逐渐显现。
在陆杰华看来,正如一枚硬币的AB面,助餐这一新的业务内容,在为驿站运营商提供发展新思路的同时,也给部分驿站的运营带来了一些新挑战。
养老助餐服务能否成为一门对老人收费友好、且能保证驿站运营商有钱赚的业务?面对广阔的老年餐市场,李欣觉得还需要再坚持坚持、观望观望。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卢扬 荣蕾文/摄
【以上内容转自“北京商报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如需转载请取得北京商报网站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突围养老餐困局二|背靠集团供餐的连锁驿站:想说走量 成本不干】 
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