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应用与伦理挑战( 三 )


最后 , 相关伦理问题还涉及脑机接口技术的适用或运作范围 。 当前已实际应用的脑机接口技术多专注于功能的恢复、改善或替代 , 但未来脑机接口技术在功能的补充与增强方面也将有长足的发展 。 随着大脑功能和神经机制不断被揭示 , 脑机接口系统可能将功能增强至超越自然的水平 。 这就涉及增强的限度、安全性与公平性等问题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医生、科学家、工程师、伦理学家、政府监督机构和患者权益团体进行密切对话与合作 , 来共同制定可操作性的伦理准则 。
四、结语
脑机接口技术通过在脑与机器之间建立连接 , 可以深度参与脑功能替代、恢复、增强、补充以及改善的过程 , 虽然可以为功能损伤患者的医疗与康复带来了福音 , 但在认知控制的情况下的神经激活将可能会改变大脑状态 , 影响人的情感、体验、自主性和个性等 , 因而降低知情同意的有效性 。 脑机接口技术除了在医疗应用中会带来这些神经伦理和医学伦理挑战之外 , 还有可为人类更加便捷的操控“物联网”上的设备提供极大的便利 , 实现日常生活中的脑机智能融合 , 从而带来社会伦理的挑战 。 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还推动或催生了相应产业的出现 , 以Neuralink为代表的致力于脑机接口相关软硬件及其产品研发的高科技公司已成为新的投资风口 , 这些新型的商业化发展还会带来更深层次的商业伦理问题 。 作为跨学科交叉融合、并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前沿技术 , 脑机接口的发展需要科研、产业、政策、监管等社会各层面的关注与推进 。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新兴增强技术前沿的人文主义哲学研究”(20ZD045)的阶段性成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