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盘点:“祖冲之二号”入选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2021年的中国科学成就~( 三 )


“华龙一号”: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上万名建设者常年奋战 , 5300多家设备制造企业大力协同 , 自2015年5月开工以来 ,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便开始了“加速跑” , 并终于在5年多后交出成绩单 。 1月30日 ,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 , 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 。
由科技自立自强“打底”产生的一系列数据 , 可以为“华龙一号”这一地位做注脚:设计寿命为60年 , 反应堆采用177堆芯设计 , 堆芯设计换料周期18个月 , 创新采用“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安全系统及双层安全壳等技术 , 在安全性上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要求 。 “华龙一号”首堆所有核心设备均已实现国产 , 所有设备国产化率达88% , 完全具备批量化建设能力 。
科技盘点:“祖冲之二号”入选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2021年的中国科学成就~
文章图片

(原文网址: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12/471288.shtm)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的商运 , 对优化中国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 助力碳达峰、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 ”余剑锋所言非虚 , 据悉 , “华龙一号”每台机组每年可发电近100亿千瓦时 , 能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生产和生活年度用电需求 , 同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 , 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 。
“海牛Ⅱ号”:刷新深海钻机钻探深度纪录
高7.6米、“腰围”10米、体重12吨 , 在南海超2000米的深水成功下钻231米 , 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 。 这一纪录的创造者 , 是湖南科技大学牵头 , 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 。 4月7日晚的这次海试 , “海牛Ⅱ号”也填补了我国海底钻探深度大于100米、具备保压取芯功能的深海海底钻机装备的空白 。
海底钻机 , 是开展海洋地质及环境科学研究、进行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和海底工程地质勘查所必备的海洋高技术装备 。 据了解 , 整个海底钻机主要攻克了大孔深遥控全孔全程保压绳索取芯、智能化与专家操作系统、大容量钻管存储与钻杆快速接卸、海底钻机安全可靠下放和回收等四大技术攻关难点 。 这些全新的技术 , 显著提高了钻机钻探效率、取芯质量、保压成功率 。 与此同时 , 钻机重量较国外同类钻机 , 也实现了大幅减重 , 大大降低了水下收放作业难度 。
科技盘点:“祖冲之二号”入选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2021年的中国科学成就~
文章图片

白鹤滩水电站:实现100万千瓦满负荷发电
6月28日上午 , 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完成72小时带负荷连续试运行 , 正式投产发电 。 左岸1号机组、右岸14号机组两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高速转动 , 将金沙江的水能资源转化为电能 , 源源不断送往华东地区 。 其中 , 右岸14号机组带100万千瓦负荷成功 , 这是全球首台并网发电 , 也是全球首台实现100万千瓦满负荷发电的机组 。
白鹤滩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 , 共安装16台我国自主研制的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 , 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 , 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 。 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 , 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 。
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的创新 , 一是发电机从原来的80万千瓦跃升到现在的100万千瓦 , 二是水轮机采用了长短叶片转轮 , 同时实现了宽负荷高效稳定的运行 。 白鹤滩水电站建成后 , 年平均发电量将达624.43亿度 。 全部机组将于2022年7月投产发电 。 电站全部建成投产后 , 将成为仅次于三峡工程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