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商业化或成微信的命门, 用户开始躲避和脱离( 三 )

微信有命门吗 , 当然有 , 就是商业化过度 , 导致用户反感 , 进而黏性下降 。 今天 , 微信已发展成为一个重度商业化平台 , 被很多人视为生财的路径 。 尤其是微信公众号 , 推送大量的软文 , 甚至包括一些猎奇的虚假内容 , 严重影响了生态健康 。 而朋友圈 , 则成了营销重地 , 人们打开的频次越来越低 。 张小龙一直主张将产品做轻 , 体现出贪、嗔、痴三原则 。 现在 , 公众号上的广告交易 , 朋友圈里的各种营销 , 微信还将自己变成电商 , 京东、美团等也接入微信平台 , 再加上手游接口 , 支付接口 , 等等 , 微信已不堪重负 , 偏离了其作为一款社会沟通工具的本质 。 商业化过度 , 势必反噬微信的肌体 。

今天的微信 , 面临着QQ一样的局面——越来越重 , 而一旦变重 , 最终必定是用户逃离 。 就目前来看 , 微信的热度已在衰减 。 我们打开微信的频率低了 , 参与度也在下降 , 很多人甚至不敢在微信上表达自己的心情 。 而年轻用户 , 尤其是未成年用户 , 他们宁可用QQ , 也不用微信 , 不少人认为 , 微信成了一场交易 。 那么 , 我们会怎么做 , 只是看看 , 很少参与 , 最多也就是参与交流 , 抢抢红包 。 我认为 , 之所以现在还没有大量的用户逃离微信 , 是因为用户在等待更好的沟通工具出现 。 或者是 , 他们对微信还寄有一丝希望 , 希望微信能拨乱反正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