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与易经 风水学课后感( 五 )

  • 小学语文课本历经修改,现仍保留着《黄山奇松》(课后要求背诵哦)和《爬天都峰》的篇目;
  • 中国邮政在建国以来共发行黄山题材的邮票6次28枚,其中2次为专门发行,4次列入相关专题;
  • 还有黄山题材的邮资明信片单张2种,套装2套……


  • 风水与易经 风水学课后感

    文章插图

    ▲ 中国邮政发行于1963的《黄山风景》套票


    甚至,现行流通的50元面值人民币的背景,初定设计也是黄山 。只因在最后环节考虑到缺少边疆和少数民族因素,才更为西藏布达拉宫为背景发行 。


    ▲ RMB设计稿(不好意思没有,请自行想象)


    如果说黄山是浩渺的夜空,徽州的古韵就是点亮这片夜空的星辰 。


    跃然于平面的风景仅仅是黄山慈眼视众生的惊鸿一瞥,更厚重的是以它为代表的徽州气质 。


    山脚下的皖南徽州古村落留存了大量的古代徽式民居的建筑风格和装饰物,不仅结合了徽州独特的地形地貌,并且受到了明清时期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徽商以及风水学的加持,有着科学基础以及很高的审美观念 。


    风水与易经 风水学课后感

    文章插图

    ▲ 黄山脚下的宏村古村落,徽州的静谧与端庄蕴藏其中


    除此之外,黄山山间接近四万级的石阶古道,凝固了从唐代到民国徽州工匠的技艺与勤恳;连接盘道的40余座古桥,融合了不同时代徽州的建筑特色;通往各景点的途中,有上至唐代,下至当今,集文化,书法和石刻为一体的摩崖石刻200余处,其中包括李白的手笔, 他们发掘、礼赞、充实着徽州的美……


    风水与易经 风水学课后感

    文章插图

    ▲ 名人题字与石刻拉近了黄山与人的距离,遵循着中国人最信奉的“天人合一”精神


    以上这些都被列入至黄山地区的世界文化遗产,它们或直接或间接的反映着徽州文化、徽派建筑、徽州艺术、徽州精神这些地区特有的文化特征,是许多游客探访黄山及周边的第二目的——找寻徽州文化,感受徽州人有血有肉的真实生活 。


    在古代中国,具有气势的大山才能称为岳 。在视野不断扩大的当代,岳已不再是大山的代名词 。


    天堑般的歧路延误了黄山进入大众审美的时间,但它在游客目光中的千姿万态从未缺席 。


    或许让黄山火爆的,是其亿万年中修炼出的“感染力” 。


    矗立于徽州,静看无数游客来来往往 。却又在无形就传达出:


    山川景观的感觉力,松石情态的想象力,徽州韵味的理解力……
    深藏功与名
    侵联删
    北京瑞乾东升文化集团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