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印度古尔冈的IT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 首席研究分析师卡尼什卡·乔汉(Kanishka Chauhan )就认为 ,如果这项100亿美元刺激政策可以吸引一些代工厂到印度 , 这将大大有助于印度自力更生 , 因为几乎所有行业都受到半导体芯片短缺影响 , 从汽车到电视、笔记本电脑、耳机甚至洗衣机的一切都使用半导体 , 因此该政策恰逢其时且恰到好处 。
在这项专门针对半导体产业链的刺激计划出台前 , 印度政府已经提供约300亿美元激励措施 , 吸引一些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在印度开设工厂 , 为国内行业注入活力 。 这意味着印度在供应链各个环节 , 包括电子元件、零部件和制成品 , 都提供了激励措施 。例如 , 印度已经批准的价值5539.2亿卢比(72.8亿美元)的激励支持计划 , 包括专门针对大规模电子制造业生产相关刺激计划、IT硬件生产相关刺激计划、电子元器件和半导体生产促进计划 , 以及修改后的电子制造集群(EMC 2.0)方案 。
手机产业链转移到印度还会刺激其他行业产业链转移 , 例如新能源汽车生产 。 印度政府因此还批准为相关行业提供9800亿卢比(130亿美元)激励 , 包括ACC电池、汽车零部件、电信和网络产品、太阳能光伏模块和白色家电(可替代家务劳动家电) 。
政府频繁出台刺激计划让印度制造业大邦跃跃欲试 , 因为近年来大型外企已经在这些经济发达邦广泛投资建厂 , 新的刺激计划将会带来更多机遇 。 以北方邦为例 , 在过去五年里 , 北方邦从30家顶级投资者和公司获得总计200亿卢比的投资 , 创造30万个就业机会 。 例如 , 2018年7月 , 三星在诺伊达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工厂 , 目标是将诺伊达的手机产量从每年6800万部增加一倍 , 达到每年1.2亿部 , 分阶段扩张于2020年完成 。 鉴于过往经验 , 北方邦政府因此预计半导体厂商也会根据刺激计划积极投资 。
虽然业内利益相关方称赞该刺激方案全面且积极 , 但也有人担心实施过程中缺乏细节 , 特别是考虑到半导体行业的技术含量很高 , 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来建造和运行设备 。 他们要求印度政府说明100亿美元的计划是现金激励 , 还是土地补贴、关税补贴以及所有这些激励也包括其中 。
打台湾牌
推出刺激计划只是印度政府试图推动产业链转移的一部分 , 其还想借助地缘政治博弈来助力这一趋势 。 近日 , 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因为涉疆问题表态而在中国引发舆论争议 , 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发现自己处于中美之间紧张局势中 , 这种情况被印度政府视作一个推动产业链转移的机遇 , 那就是中国受到来自美国的供应链制裁 。
打台湾牌是印度政府推进供应链转移的策略之一 , 2021年10月初 , 印度政府批准台湾富士康集团、纬创资通、和硕集团的投资计划 , 希望五年内在智能手机生产领域吸引超过1430亿美元投资 。 不仅如此 , 据印度媒体报道 , 印度和台湾地区当局已就自贸协定和建立半导体生产中心展开协商 , 对此中国外交部坚决反对 , 敦促印度遵守一个中国原则 。
印度希望台湾半导体巨头台积电和联华电子来本国设厂 , 提出数个地点作为半导体生产中心 。 “印度目前正在和台企谈判建厂 , 美国政府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 , 当然愿意将产业链转移到印度 , 美国肯定支持台企转移产业链 , 一旦台企也转移过去 , 那么印度手机生产产业链基本完整了 。 再加上印度芯片设计能力不错 , 如虎添翼 , 不出五年 , 印度会赶上来 。 ”杨绪红表示 。
目前双方暂未作出最后决定 , 一定程度上因为半导体公司设厂牵涉甚广 , 有数以百计的供应或配套厂商 , 若来印度设厂 , 就必须说服所有配套厂商一同前来 , 以确保零部件供应顺畅 。除了供应链尚不完备 , 印度想吸引台湾半导体厂商进驻还面临水电供应不稳定、高技术熟练工不足、交通设施差和空气污染(增加无尘室成本)等问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